须菩提白佛言颇有众生者。此下第二段明信受波若义。所以明信受者。上说波若即是能被之教。今明信受即是所被之缘。此即是缘教相称。若缘非教缘此教则不称缘。若教非缘教此缘则不禀教。以今缘是教缘故此缘禀教得益。以教是缘教故此则不空说。为此因缘故缘教相称也。又佛种种门说于波若。上已因果门说波若竟。今就信受门说于般若。所以了悟无依无得。故名信受。说此无依无得之信。即是说般若义也。就此门中问答为二。初即是善吉发问。所以问者。上明因辨果义已周满。是故今问信受之人。然因是无所得因。果是无所得果。因是无所得因虽行万行而实无所行。果是无所得果虽得菩提而实无所得。此事难信。若实有万行可行实有佛果可得。信之则易。若实无万行可行实无佛果可得。信之了亦易。若言俗谛自有因果真谛自无因果。有无各辙信之亦易。今并不然。虽修万行而不见菩萨能行。不见万行可行。无所依止而修万行济度众生。此事希有。是以难信。如空中种树不依于地而溉灌修治有于华实。此事为难是。故今问明有信者。若言佛身同于二乘是生灭法。亦易信。若言佛身是常住法凝然在金刚后心。此亦易信。若言应身自无常。法身自是常。此亦易信。今明如来虽生毕竟不生。虽灭毕竟不灭。虽无生无灭而生灭方便利益众生。此事希有。是故难信。所以问也。问曰。此为问现在信。为问未来信耶。答曰。现在众生福慧深厚三多具足。在祇洹受道闻必生信。故不问现在。但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入像法中。此时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故闻不生信。大智论解信毁品文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后有五百部。皆执佛语不知佛意为解脱。故闻毕竟空如刀伤心。故知未来能信人少。故知问未来世也。又此举未来有信以况现在。未来是恶世。外不值佛内薄福钝根。尚信波若。况现世之人闻不生信。佛告须菩提下。此第二章明如来答。就文为二。一者遮无答。二者明有信答。莫作是说者。即是遮无答也。汝勿谓现在有信受之人。言未来起信受也。故云莫作是说也。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下。此第二明有信答。就文大开七别。第一明信之时节。第二明能信之人。第三明所信之法。第四正出信心。第五明信之所由。第六明信之利益。第七广释信义。此即第一。言后五百岁者。有人言。正法五百年为初五百。次像法五百年为中五百。次像法后五百年名后五百。今举最后五百。此是像法将灭衰弊之时。亦有信般若者。况前两五百无信人耶。今谓不然。言后五百岁者。如大智论明五百岁已后也。前五百年得道者多不得者少。故名正法。次五百年得道者少不得者多。名为像法。既正法灭已次入像法名后五百岁。此中虽多不信。如五百部之例然亦有信受之人。故大品云。是波若波罗蜜佛灭度后南方转至北方。是中四众要有信持乃至供养也。又解云。佛灭后千年。为断疑云前五百是正法故闻有信。后五百是像法故闻不信。若尔后五百年无信波若。故佛今答云。后五百亦有信者。不应言无信者也。此时亦有信持乃至供养也。有持戒修福者下。此第二明有能信之人。什师翻经但明二人。一者持戒人。二者修福人。持戒人多是出家菩萨。修福多是在家菩萨。大智论云。出家菩萨以尸罗为首。在家菩萨以檀为首。是故今文但明二人。然此二人具通大小。若有所得小乘二人则不信波若。故下文云若乐小法者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若大乘二人乐无所得乃信是法。故下文云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若是论经便有三人。论云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第三即是智慧人也。前之二人名为闻信。若智慧人此是证信也。又言。能信之人既是胜人。故举止行二善物情所贵。以褒叹之令得信受。持戒是止善。修福是行盖。此二摄一切善尽。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故举此二摄一切人也。于此章句下。第三明所信之法。即上因果法门名为章句也。能生信心下。此第四正辨于经生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