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王祐病得很厉害,和母亲诀别。过了一会儿,他听见通报有客人来,说:“某某郡某某乡的某某人,曾做过别驾。”王祐平时也曾听说过他的姓名。一会儿,客人忽然就来了,说:“我和你都是读书人,很有缘分,又是同乡,感情就应更加融洽。今年国家有大事,如今派出三位将军,分布到全国去征集民间的人力和物资。我们这一批十几个人,是赵公明的参佐,仓促来到这里,看见您有高门大屋,所以前来投奔您。和您关系融洽,实在太好了。”王祐知道他们是鬼神,就说:“我不幸病重,很快就要死了。现在遇见您,我就求您救我一命。”那人回答说:“人生而有死,这是必然的事。死人和在世时的贵贱没有关系。我现在领兵三千,需要您,如果您答应,我就把簿册之类的事交给您。像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您不该推辞。”王祐说:“我老母亲年事已高,又没有兄弟,一旦我死了,母亲的身边就没人供养了。”说到这儿便情不自禁地哭了。那人悲哀地说:“您担任常伯这样的官,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财物。刚才听见您与母亲诀别,说的话十分可怜。不过,您是国士,怎么可以让您死呢?我一定尽力帮您。”说着便起身走了,说:“我明天再来。”
第二天,那人又来了。王祐说:“您答应让我继续活下去,真的会给我这样的恩惠吗?”那人回答说:“既然我已经答应了您,难道还会欺骗您?”只见他的随从有几百个,都身高二尺多,穿着黑色的军装,用红油做标志。王祐家击鼓祈祷祭祀。那些鬼听见鼓声,都随着鼓的节奏跳起舞来,他们挥动着衣袖,发出飒飒的响声。王祐准备给他们置办酒宴,那人拒绝说:“不必了。”便又起身要走,对王祐说:“你的毛病在身体中,像火一样,应该用水来消除它。”于是他就拿来一杯水,掀开被褥浇在上面。又对王祐说:“我给您留下十几支红笔,放在席子底下,可以送给别人,让他们当作簪子插在头上,进进出出能避过灾祸,做什么事都能顺顺当当。”随后他又说道:“王甲、李乙,我都给过他们了。”于是拉着王祐的手向王佑告别。
当时王祐正安然睡着,半夜忽然醒来,便招呼身边的人,让他们掀开被子,说:“鬼神用水浇我,我的被子肯定湿透了。”边上的人掀开被子一看,果真有水,但这水在上面一条被子的下面,在下面一条被子的上面,就像露水在荷叶上一样,并没有渗到被子里面。量一下这些水,共三升七合。这时王祐的病好了三分之二,又过了几天就痊愈了。凡是那人说过要带走的人,都死了,只有王文英半年后才死去。按他的说法而给了笔的人,即使经历了疾病和战乱,也都太平无事。起初,有妖书说:“上帝派赵公明、钟士季等三个将军,各自率领多个鬼下来捉人。”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些鬼在哪里。王祐病愈后,看到这妖书,与他所碰到的那个人所说的赵公明的事完全吻合。
周式逢鬼吏
汉下邳周式尝至东海,道逢一吏,持一卷书,求寄载。行十余里,谓式曰:“吾暂有所过,留书寄君船中,慎勿发之。”去后,式盗发视书,皆诸死人录,下条有式名。须臾,吏还,式犹视书。吏怒曰:“故以相告,而忽视之。”式叩头流血。良久,吏曰:“感卿远相载,此书不可除卿名。今日已去,还家,三年勿出门,可得度也。勿道见吾书。”式还,不出,已二年余,家皆怪之。邻人卒亡,父怒,使往吊之。式不得已,适出门,便见此吏。吏曰:“吾令汝三年勿出,而今出门,知复奈何?吾求不见,连累为鞭杖,今已见汝,无可奈何。后三日日中,当相取也。”式还,涕泣具道如此。父故不信。母昼夜与相守。至三日日中时,果见来取,便死。
【译文】
汉代下邳县的周式,曾经到东海郡去,途中碰上一个官吏,拿着一卷文书,请求搭乘他的船。船行了十多里,官吏对周式说:“我临时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