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老茧。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1下,其音如留牛2,其名曰,冬死3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注释】
1:即“胠”的同声假借字,指腋下腰上部分。2留牛:可能是犁牛。3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蛰。一些动物在过冬时处在昏睡不动的状态中,好像死了一般。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柢山,山间多流水,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长得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而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肋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叫,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肿病。
【原文】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1,其名曰类,自为牝牡2,食者不妒。
【注释】
1髦:下垂至眉的长发。2牝:
鸟兽的雌性。这里指雌性器官。牡:鸟兽的雄性。
【译文】
再向东四百里,是亶爰山,山间多流水,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叫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产生妒忌心。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鹇鸺,食之无卧。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名叫猼,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不会产生恐惧心。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鸡,却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只脚、三只翅膀,名叫鹇鸺,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感到瞌睡。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1。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2,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注释】
1青雘:一种颜色很好看的天然涂料。2赤:也叫鲵鱼,即现在所说的娃娃鱼,有四只脚,长尾巴,能上树,属两栖类动物。
【译文】
再向东三百里,是青丘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山中还有一种禽鸟,长得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名叫灌灌,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能使人不迷惑。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长得像普通的鱼却有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鸟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疥疮。
【原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1于东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注释】
1踆(cn):通“蹲”,屈两膝如坐,臀部不着地。这里是坐的意思。
【译文】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箕尾山,山的尾端坐落于东海岸边,沙石很多。汸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淯水,水中多产白色玉石。
【原文】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