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读遍西游,我们发现取经队伍只采用最笨c最难c风险最大的方法,除了厮杀,还是厮杀,根本不用最简单的方法。难道神仙比凡人傻吗?不可能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中的玄机,还是上回说的:观音菩萨要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消灭其他所有的敌对势力!
只有从“消灭妖怪”的角度来看,取经队伍的这种行为才是最高效率的!否则就无法解释那么笨拙的运行方式了。
你看,每次当妖怪来的时候,唐僧从来不回避,总是坐在最显眼处任妖怪抓去!你再看,孙悟空从来不和妖怪谈判,张口“打为肉酱”,闭口“夷为平地”,上去就是乱打,不出人命不罢休。
为什么?因为回避c谈判,只会减少消灭妖怪的数量与质量。所以,不回避c不谈判,才是真正最简单c最高效(消灭妖怪)的方法!
最终的受益者是观音菩萨, 若没收益,她又怎肯干的那么卖力呢?在这件事中, 观音菩萨与悟空c八戒c沙僧结算的方式是: 打死妖怪的质量与数量! 他们把这称之为“功果”! 这些“功果”由观音菩萨派出的39个神仙(阴身的)在暗中记账。
请注意: 这个“功果”完全不同于佛经中的“功果”, 佛经中的“功果”多是以修行c渡人c劝善等为判定标准的, 而西游记中的“功果”则是以打死妖怪的质量与数量为判定标准的! 衡量你的功劳大小, 全凭你会不会打, 会不会杀!
正因为是在这样一种规则下, 所以孙悟空才会对打杀妖精异常兴奋, 甚至每到一处, 他还要向人打听哪里有妖怪, 他好有生意做, 打的越多, 功劳越大, 多劳多得嘛!
《西游记》第20回,打黄风洞的虎先锋,孙悟空与虎先锋战斗多时,那虎先锋敌不过了,开始逃跑。行者眼看就要获胜,那里肯放,追着虎先锋打,呼呼吼吼,喊声不绝,赶了过来。
恰巧,八戒在那里放马。听见呼呼声喊,回头观看,就丢了马,只一钯,把个先锋筑得九个眼子冒鲜血。那呆子用脚踏住脊背,两手轮钯又筑。虎先锋死了。
孙悟空叫道:“兄弟,正是这等!”然后又说“兄弟啊,这个功劳算你的。”
《西游记》第70回,孙悟空打死了一个小妖,仅仅只是个无名无姓的小妖,猪八戒就在失悔:“嗳!不打紧的买卖!早知老猪去拿来,却不算我一功?”当行者将妖精放在阶下,八戒跑上去就筑了一钯道:“此是老猪之功!”
行者道:“是你甚功?”八戒道:“莫赖我,我有证见!你不看一钯筑了九个眼子哩!”行者道:“你看看可有头没头。”
正因为打杀妖怪是要记功的,是有好处的,是有收益的,所以猪八戒才会经常与孙悟空争功。
因此,在这个小圈子里,猪八戒是孙悟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都要抢着打妖怪,都要抢着立“功果”。
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 打妖怪, 立功果, 总是在先, 救师父总是其次的。每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 总要把小妖赶尽杀绝! 其实不杀小妖, 唐僧也可以上路了, 为什么要杀? 就是要立功果!
猴哥高兴的时候, 还赏几个小妖给八戒杀, 不高兴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吃独食了。
在观音c唐僧c悟空的眼中, 根本就不存在“众生平等”的概念!这些人都是该死必杀的对象!
孙悟空在当和尚之前, 虽说做过些惊天大案, 可并没打死几个人啊, 也就只打死了想抢他门面的那个混世魔王。他当了和尚之后, 反而特别好杀, 且尽是杀的和他是同样身份的人! 不杀不行啊, 不杀就不给你记功!
一切都在观音菩萨的掌控之中,前面说过,观音菩萨是非常善于用人的,她安排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