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素。在她看来,世间事除死无大碍,美貌不过是昙花一现,早晚凋谢。再说,她也真心算不上貌美。

    鸡鸣二遍的时候,汤伯两口子也起了,汤妈妈进厨房来准备烧水,见亦珍与招娣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不由嗔道:“小姐怎地不多睡一会儿,这么早就起了?这些粗活叫奴婢或者英桃做就好。”

    亦珍笑一笑,仍垂了头拿小石磨将长生果核桃仁儿磨成细细的花生核桃粉,待招娣将黑芝麻粉也磨好了,混在一处,仔细地装进干净陶罐内,用油纸封了罐口,拿红绳扎紧,存在阴凉通风处。

    进了腊月,珍馐馆的秋季养生菜单由冬季养生菜单所代替。便宜好喝的桂圆红枣茶则换成了甜滑浓香的花生核桃芝麻糊。

    有那珍馐馆的常客,比如住在弄底的季班头,清晨上衙前,必会得食铺里来,要一碗热腾腾香滑的花生核桃芝麻糊,来两块枣泥黄金糕,再配上一个他家娘子煮的白煮蛋。每次吃完都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走出食铺去。

    左邻右舍时间久了,晓得珍馐馆里的吃食价格公道,做得又干净仔细。尤其芝麻糊、水果羹之类的,做起来材料极多,工序又复杂,一次只做一点不合适,做多了吃不掉又浪费,故而索性还是馋嘴想吃了便到珍馐馆来。

    又有那不矜持,不爱到铺子里的,就叫了丫鬟到珍馐馆来,点上一两样爱吃的,拿食盒带回家去。比如对面米店的老板娘,原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打量亦珍的小食铺开不长久的,如今一看珍馐馆生意红红火火,暗里不知戳了老板多少回脊梁,说满好当初自家把陶家铺子买下来,开门做些别的生意,哪怕赁出去吃租子也好。偏她男人说陪着来看铺面儿的乃是丁娘子,不好不给丁娘子面子,拱手将一处旺宅旺铺让与了旁人。

    且不说米店老板娘心里如何羡妒,亦珍起早贪黑地,将珍馐馆打理得井井有条,虽不曾使了伙计到人烟稠密处吆喝,招揽客人到自家店里头用饭,然而来食铺用过餐的老饕口耳相传,也替珍馐馆攒了不少好口碑,自有那吃客的,自行寻上门来,只为享用一顿美食。

    亦珍与招娣将早晨的准备功夫做得了,汤妈妈也已伺候曹氏穿衣洗漱完了,亦珍这才上楼去给母亲请安,又扶了母亲小心翼翼地下了楼,来在底楼厅里。

    曹氏晚上不曾睡好,眼下有一圈青痕,教亦珍看见了。

    “娘亲晚上睡得不安稳么?”若是睡不安稳,说不得要请了慈惠堂的钟大夫来,给母亲诊诊脉,看看是否要换一换食补的方子。

    曹氏浅笑,“娘是看我儿如此能干,心里头高兴,所以没睡好。”

    亦珍“哦”一声,倒不曾继续追问,只是暗暗提醒自己,还是要去请了钟大夫来比较稳妥。

    两母女由汤妈妈伺候着用过早饭,汤妈妈扶了曹氏,穿戴好斗篷风帽,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儿,汤伯则去摘了门板,开门营业。

    一开门便有那巷子里的住的人家,使了家里的丫鬟来。

    “招娣,今日要三碗花生核桃芝麻糊,豆沙馅儿黄金糕、萝卜丝儿酥饼、薄脆海苔饼各称一点儿。”那丫鬟已与招娣混得熟了,一进门便笑嘻嘻地往招娣跟前一站,报上了自己要买了带回去的点心名称,将带来的食盒交给招娣,随后往一张凳子上一坐,引了招娣与她说话,“最近店里可有什么新点心没有?”

    她们做丫头的,伺候完主子,得了空,无非是聚在一处,嗑嗑瓜子绣绣花。自从珍馐馆开张,主母差她过来买糖水点心,每回招娣总多包几块给她。她回去闲聚时拿出来招待小姐妹们,显得极有面子。

    招娣写了单子,与食盒一起递进后头厨房去,返身回来对那丫鬟道:“最近倒不曾出什么新点心,你放心,回头若是有了新的,必不会忘了你。”

    那丫鬟得了招娣的话,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