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午时分,食铺中迎来了一个小小的用餐高峰,不但丁娘子带着丫鬟婆子光临,顾娘子也难得地自绣活中稍做解脱,来小店里,后头还跟着英姐儿并云间书院何山长的女儿何家娘子,悬壶医堂费神医的女儿及丫鬟婆子。

    招娣忙将两行引至楼上雅间儿,楼梯口上,丁娘子对顾娘子道:“相请不如偶遇,今日既然与顾娘子此偶遇,不如一同用个便饭罢?”

    顾娘子对丁娘子亦是惺惺相惜,遂向丁娘子施礼道:“恭敬不如从命,丁娘子请。”

    后头的英姐儿与何家小娘子,费家小娘子彼此交换眼色,想不到竟然能与松江鼎鼎大名的丁娘子相遇,并且一道用饭,这是何等荣幸?

    待丁娘子顾娘子并三位小姐落座,招娣奉上菜单,随后送了茶水点心上来。

    丁娘子指着硬面儿玉版宣的菜单对顾娘子道:“想不到余家小娘子是个有能耐的,将馆子弄得有声有色。”

    丁娘子心中并非不担心的。到底是个姑娘家,从小养闺阁之中,如今母亲病重,又被富贵家逼得几近走投无路,全靠她一独力支撑家计。然则见她仍能保持本心,并不屈从于富贵,又如何不教心生怜惜?是以今日她亲自前来,为亦珍壮壮声势的目的居多。不想亦珍却是胸有丘壑的,将小小一间三开间儿的铺子,布置得别有洞天,使眼前为之一亮。连菜单都做得与众不同,不由得期待起她馆子里的菜色来。

    顾娘子点点头,她因是有一门刺绣的好手艺,故而对事物的精雅细致格外敏感。她一走进珍馐馆,便觉出了此间的与众不同。下头堂间儿墙壁上头装裱画框中的画作,如同推窗而望的四时风景,霎时显得不大的铺面宽阔深远了不少。帐台里的架子上,装着新鲜蔬果的琉璃瓶子更是教耳目一新,使得客能感受到馆子里食材的新鲜气息。

    不一刻,亦珍自厨房上得雅间儿来,“丁婆婆,顾婶婶,英姐儿,何家小娘子,费家小娘子,欢迎光临。”

    丁娘子轻笑着朝亦珍招手,“这菜单做得别致,只是老身看着哪道菜都是好的,还要请余家小娘子来替老身参详参详,应该点哪几个菜才好?”

    亦珍微笑,“那小女子便擅自做主了。”

    亦珍替丁娘子与顾娘子点了梅汁山药糕,清蒸蕈菇釀鹌鹑,又为英姐儿三点了酥炸藕盒儿,凉拌三丝儿,又细细地问几,睡觉醒来,嘴里可觉得干苦无味?到得秋日里,手心脚心是热是凉?这才为每点了不同的炖盅,“这便到楼下去准备,几位先小坐片刻,吃些点心。”

    丁娘子摆摆手,“去忙罢,们老的小的且有的聊呢。”

    亦珍一笑,遂下楼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丁娘子与顾娘子讲起坊间的事来,英姐儿则与两位小姐一边打量雅间儿里的布置,一边感慨:“原当做珍姐儿是个柔善的,想不到做起事来,竟如此雷厉风行。短短的时日,便将这间馆子经营起来了,真教佩服。”

    英姐儿想起自己佛前许的愿来,她也需用心努力了。

    何山长家的姐儿轻轻点点头,“那日佘娘子家小聚,便觉得余家小娘子是个稳重温和有礼的,私心里很是喜欢,想与她多多亲近。如今借了她家馆子开张的机会,冒昧前来,往后希望能与余家小娘子多走动走动。”

    何小姐过了年也要说婆家了,再往后怕是要拘家里绣嫁妆学易牙理中馈了。心里不舍得平时相交的姐妹道之外,又想向亦珍学个两三样别致的点心制法,将来到了婆家,也好讨得相公翁姑的欢心。

    费小姐与何小姐交好,其父费神医与慈惠堂的钟大夫有同门之谊,只是钟先生为比较低调,声名不如其父这般显赫。两也偶尔聚一处,喝两杯老酒,叙叙旧,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她无疑间听见钟大夫对父亲说,景家堰里余家小娘子是个于医道养生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