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队因后方为敌截断,遂成混战,除一部在普阳山、大、小坞村据守阵地,并夺回龙山外,滕县外围阵地逐个被敌击破,守备部队于混战中或由敌后方,或由敌左翼突围冲出,脱离战场。而滕县县城已完全暴露在敌军正面,形势处在万分危急之中。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令第一二二师师长兼代理第四十一军军长王铭章指挥第一二二师、第一二四师固守滕县。就是在这十分严峻的时刻,保卫滕县的艰巨任务落到了王铭章的肩上。

    滕县城保卫战

    王铭章,字之钟,清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九日(1893年3月17日)生,四川省新都县泰兴乡人。因父母早年相继病逝,家庭生活困窘,王铭章在其叔祖父王心田的资助下,上了新都县高等小学,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五期。辛亥革命时,曾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的反清爱国革命活动。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参加了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其美指挥的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失败后返回四川,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1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担任排长。1915年12月,蔡锷首先在云南举起了护国的义旗,川军第二师起而响应,参加讨袁之役,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激战于四川泸州、纳溪一带,战斗中,王铭章屡立战功,升任连长。护国战争刚一结束,便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川、滇、黔军阀混战。1917年在仁寿县土地坎作战中,王铭章身负重伤,因功升任川军第四师第八旅第十五团第一营营长。1920年在川滇军阀混战中,升任第七师第十三旅第二十五团团长。1922年在川黔军阀混战中,升任第十三师第二十五旅旅长。1925年在部队移驻德阳时,升任第十三师师长,隶属田颂尧率领的四川西北屯殖军。1927年任西北屯殖军第一路副司令兼第三混成旅旅长。此时,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正席卷中国大地,四川西北屯殖军在北伐战争的影响下顺应潮流,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王铭章改任第二十九军第四师师长。1930年移防成都,1932年冬兼成都卫戍司令。此期间,内战代替了北伐,王铭章曾任川陕边区左纵队司令,参加过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的三路围攻。1935年中央军入四川,将第二十九军改编为第四十一军,孙震任军长,王铭章任第一二二师师长,授衔陆军少将。改编后,王铭章被调入峨眉山军官训练团受训。1936年移防江油,不久奉命入甘,晋升为陆军中将。西安事变后奉调入陕讨伐张、杨,部队进至汉中时,事变已和平解决,便率部返回德阳。王铭章作为一名正直的爱国军人,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但他从军以来,多次被卷入军阀混战,并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对此,他深恶痛绝,思想逐渐转变。在抗日战争bào发前夕,他坚决拥护抗战救国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qiāng口一致对外”的主张。全面抗战bào发后,他请缨上阵,要求到前线杀敌。1937年9月12日,王铭章在四川德阳部队驻地举行的誓师大会上,慷慨陈词,激动地表示:过去打了20年内战,对不起四川的父老乡亲。今后在抗日战场上,一定要做到受命不辱,临危不苟,负伤不退,被俘不屈,以热血和生命报效祖国,以实际行动来赎回自己20年来参与内战,危害民众的罪愆。尔后,他返回新都家乡,对家人立下遗嘱,辞别家乡父老兄弟,率部出川北上,走上抗日战争的战斗前线。

    王铭章所在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在邓锡侯的率领下,于1937年9月徒步出川北上抗日,加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属下的战斗序列。部队到达山西时,正值日军大举进攻娘子关,王铭章即奉命率第一二二师火速驰援娘子关。1937年10月24日,王铭章率部在娘子关西南侧的东回村、西回村中间地带与西犯的日军第十四师团遭遇。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强盗,他率全师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