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并以政党形态出现)。当时估计,这样发展下去,很可能九七之前,立法会出现一党独大形势,九七后就可能出现行政长官、行政部门与立法会对立,致使任何议案得不到通过或通过困难,造成香港政府原有的高效率dàng然无存,引起政治、社会,以及政府内部的动dàng。所以“三权分立”方案不符合香港实际情况。不久,八七年四月十六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草委时公开表示,不同意“三权分立”,表明李后他们的设想也不符合中央精神。

    当时李后、鲁平还公开讲不赞成香港出现政党。这也不符合邓小平的想法,不符合香港现实。记者就李后、鲁平的说法问我,我只能表示,“这是他们个人的意见。”

    来港前,廖承志对我讲,要把香港工商界像日本“经团连”那样组织起来。日本“经团连”是日本大资产阶级的组织,它是执政党自民党的后台老板,通过执政党来影响政府。

    七八年,国务院组织政府访日代表团,团长为副总理谷牧,我为副团长,在日本会见了前后三任首相,和几大财团首脑。在会见号称“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时,老人以自傲口吻说:“我们把一流人才留在企业,自己使用;第二流人才,才输送给政府。”显示日本大资产阶级,对日本政府的影响。

    廖承志还告诉我,邓小平也有此想法。这说明了中央考虑的是:一、香港的政权主要让资产阶级起影响,二、要有政党,不是个别资产阶级而是组织起来的资产阶级。廖承志吩咐我要支持某巨商组党活动。说明中央领导层是主张组织政党的。某巨商当时想组织一个政党,还想了一个类似英国保守党的名字。后来发展有困难,转而支持另一个社团。我在香港的活动中,曾经对一些上、中层人物讲过,主张要“组织起来”,组织政党,我对杨森、罗康瑞、司徒华都谈过,也对包玉刚、李嘉诚谈过。可是上层积极xìng都不太高,我设想以港澳国际投资公司为雏型,把华人大资本家特别是各种势力的大资本家组织到一起,结果,他们都没有合作的愿望,只得“散伙”。

    有人批评我保守,倾向资产阶级。我认为香港的特殊情况是:政治上它确实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政权,政权目前仍掌握在英国手中,而港英政府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但在经济上,它采取的路线和政策都比较让人有“公平”发展的机会。因此草拟基本法,要维持让现在香港政府不干预、少干预,经济上充分自由的政策能够保持基本不变,政治上的“公平”发展,即民主进程采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步走。让香港政治体制的发展适应“组织起来”,适应港人对民主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不致影响香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香港经济如果“垮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围绕民主进程的争论异乎寻常地激烈,从各界频繁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见一斑。从工商界提出五十七人方案,民主激进派反弹推出十九人方案开始,政治方案的对立就形成了。不久,中间派又推出三十八人方案。五十七人方案,演变成八十九人方案;十九人方案发展成“一九零”方案,英国推动的“两局共识”;加上“双查”、“双罗”、“四、四二”等等,到“六四”以后并列的方案很多。[注]

    因为政治方案的妥协,以及基本法的通过都是“六四”以后的事情,不能不受到“六四”事件的影响,为了便于叙述,这些问题我将在后文“中英关系的新低潮”一章中再做jiāo代。

    注:基本法起草阶段,港人对政制问题意见纷纷,争论焦点主要是围绕民主发展的速度,也就是立法机构中各阶层人士的议席比例,及直选议席发展的速度问题;另外的争论是行政和立法的关系、行政长官应如何产生的问题。基本法草拟初期,社会上把不同意见者主要分为“民主派”、“工商派”及“中间派”等。所谓“一九零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