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那么就多谢你们了,毕竟身在海外,能够依靠的只有你们了啊。”
虽然说不可能听懂,但是那确确实实是某个人好久不说的汉语——对方呢,则穿着飞鱼服拿着绣春刀,手里拿着的黄色布帛,想必一定是一个另外一个更加强大帝国统治者所下达的诏书吧。
“所以……只能这样了么?”
“恩,是的,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想要回头也太晚了,光秀的旗舰会在海上协助他们登陆,接着,帝国的实力会很快的解决一切。”
自信满满的,然后说着自己的最终策略之一——的确,实力已经被抹平并且远远超越了,原本西军的优势在人多势众而东军勇猛精锐,然而现在,西军毫无疑问拥有了两方势力的综合。
而剩下的,只是引狼入室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了。
……
铁血宰相,这种词汇的话,人们还是会容易想到那个叫做俾斯麦的德国人。
然而事实上早就他之前,真正的铁血宰相就早已出现在了中国——明帝国虽然因为土木堡以及禁门之变而损失惨重,但是对于一个拥有强大恢复力的国家来说,这样子小小的损失并不算的了什么,如果说是有人能够成功统帅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话,那么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毕竟,帝国的传统就是一个人独裁——君权至高无上,等同于神权,而如果说是遇上了英明的统治者,那么这个帝国就会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怪物,而如果说遇上了一个无能的家伙,那么对于帝国来说往往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然而,这个时代例外。虽然帝国的皇帝依旧是一个无能之人,但是比起其他无德无能外还没有知人善用之术的人来说,他可要远远的好上了很多——他任用了一个有着能耐让帝国走向复兴和强盛的宰相来统治帝国庞大的疆域,并且不遗余力的改革使得帝国的中央能够更加充足的财力,若果说是尽心尽力的程度的话。他应该能够比得上传说当中古代蜀国的宰相孔明了,然而,比起孔明更加可怕的一点是。
他统帅的不是一个小小的蜀国,而是庞大的明帝国——帝国的宰相,张居正。作为帝国的次辅,照例说他应该是在几年之后才会登上那个写作首辅。读作宰相的宝座,然而随着中日贸易的展开和这家伙的积极参与,他就提前的走上了宝座,开始掌握这个帝国的心跳和呼吸。
“你知道,曾经永乐帝还没有驾崩之前,有过一个很大胆的计划么?”
“说实话,这种东西并不是我们这些武夫能够清楚的……”
“那我告诉你吧,戚参将,很久之前。我们的帝国有一次愚蠢的行动,帝国战无不胜的舰队屡次前往南洋,宣慰了那里的诸多王国让他们向我们称臣,接着建立了朝贡制度,维系了帝国的权威,当时候很多人都定性这件事情是愚蠢的,毕竟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只不过是马六甲那里的一点特产而已。所以。也有人说永乐帝的目标是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来掩饰我们当初决策的愚蠢……”
“其实没有什么好掩饰的,那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是愚蠢的。有着强大的军队还有舰队,却没有去谋求帝国在这里的绝对统治。因为当时永乐帝的犹豫不决,导致了我们的帝国在接下来的那么多年历受到了来自于北方,南方,还有你驻守的东方的威胁,所以。我觉得是时候终结这种危险了。”
眯了眯眼睛,然后看了看东方的方向——虽然很清楚,日本的确是有一个明国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向明称臣被封王,可是按照帝国的法律来说。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帝国吸纳了以前帝国的教训,而不允许异姓王的割据,就算是有着特殊的功臣而被封王也绝不会允许世袭罔替,在那位功臣去世之后,他们的后代只能得到国公的位置而渐渐的失去权力。
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