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承认。这时,天已完全亮了,枝头的鸟在叫,旭日红光从东方升起,这一切都好像祝贺群盗的新生。玉琳国师站起来,给大家前呼后拥的接到山上。这里,千年古树,高入云霄;青松翠柏,在山顶上傲然兀立;徐风吹来,野花芬芳,玉琳国师慢慢的往山上攀登,漫长的山路,很崎岖蜿蜒。玉琳国师注意看看山势的雄伟,风景的宜人,内心深为赞美。走到山寨聚义厅的时候,他就吩咐众人,先把聚义厅改为大雄宝殿,供奉起佛像,然后再商量其他的事宜。大家很欢喜,玉琳国师也很欢喜,他觉得这里山势环境很适宜兴建一个丛林。将聚义厅临时改为大雄宝殿以后,玉琳国师就问王德盛关于山中的情形:“山上有多少人?”“总共七十四人!”王德盛回答。“这叫什么山?”“此山因离人烟太远,好像没有山名,四年前小人等来此后就叫他群英山。”“下次不要再叫小人的名称,称呼弟子好了。”玉琳国师纠正王德盛的话后接着就指示道:“你赶快去准备七十四件僧袍,今天是中秋的前一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出家纪念日你们一起剃发出家受戒!”王德盛唯唯听命,玉琳国师又把大家召集起来,告诉大家今后此山改叫正觉山,寺名就叫正觉禅寺,客堂、库房、斋堂、云水堂、衣钵寮、都定妥名称后,又为他们分定职事,谁人为知客,谁人为纠察,谁人为书记。并且为他们每人起了法名,王德盛的法名叫做醒道。他又叫他们开垦山地,种些果树蔬菜,大家都甘心的从今后跟随玉琳国师过着这淡泊的农禅生活。玉琳国师也很安心的在此安居下来。
[18]十八.皇帝请我去的
十八.皇帝请我去的光yīn如流水,无声无息的过去,玉琳国师住在正觉山,醒道等七十余名僧众,对他恭敬服从,一师一道,他们都很快乐的生活着。醒道等奉持戒律很严,他们自从剃度以后,洗心革面,努力在佛法中净化身心。正觉寺中的晨钟暮鼓,像山间的天籁,唤醒迷途知返的人。玉琳国师常向他们说法开示,使大家沐浴在佛法僧三宝的慈光中,没有恐怖,只有安稳;没有贪嗔,只有平和;玉琳国师在这里住了大概又是二年的时间。一天,做监院的醒道,从城里回来,报告玉琳国师一个消息:“师父!弟子今天在安庆城门上见到顺治皇帝的召示圣旨,上面写着因皇上思念国师心切,特传旨全国,恭请国师返京,并命令知道国师下落的官吏,备用龙天轿车,迎送国师上京。”玉琳国师注意听着,没有开口。醒道又说道:“师父!这两年来,除了买些必需的油盐,我们就很少下山,但常听人说,正觉山上本为一些大盗所据,自从给一位行脚僧度化以后,都改邪归正,他们很称赞我们的修行,更赞美师父的德行。消息越传越广,安庆城的道台也知道了,听说他还想来此参拜师父。”玉琳国师听后微笑一下,点点头,就没有再说什么。当然,在他的心中一切好像早就有了主意。一天,玉琳国师把大众召集在法堂里,慈颜爱语的对大众说道:“我和你们有缘,在此一聚就是两年,你们都很好,都能安贫乐道,你们道业上的进步,我很是安慰。但出家是为了弘法利生,我不能和你们永远在一起,我还有更多的事去做,当今皇上正要见我,他当初曾许我‘十年治国,十年兴教’的诺言,兴隆佛教,外缘也要紧,我想明天就下山,前往京城。不然,给地方上知道,迎呀送呀的反而不好。我去后,你们要和往常一样用功修道,事务上要听醒道监院的指挥。我曾告诉过你们,我的恩师年老了,他很少在外走动,但我有师兄玉岚,他的道行修持比我高深,我若遇到他会请他来开示你们。你们不可向外攀缘,不可说出我是你们的师父,你们是国师的弟子,出家人要舍去这些权势的念头。”玉琳国师的话,给大家很感动,大家知道师父是上京弘法度生,又是欢喜又是黯然!玉琳国师又是他的老样子,一袭僧衣,一双僧鞋,此外就是他的三衣一钵,在宫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