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便将信撕毁烧了。
杜聿明知道,邱清泉是蒋介石派来牵制他的人,深受蒋介石信任,投诚的事情,如果邱清泉不同意,他就无法做。搞得不好,反而事未成而身先死,还落个叛蒋罪名。
于是,粟裕的劝降信也就没了结果,杜聿明走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
杜聿明将前进指挥部安在陈官庄的大户陈瑞兴家里。这是一个方正的四合大院,南房住邱清泉,北房住副参谋长文强,西房住杜聿明。院子中间有一棵老槐树。
杜聿明被围之初,以善于观天象,通晓yīn阳五行著称的原16兵团战地视察官尹天晶,有一次到杜聿明居住的小院时,连称不吉。
他说,四方院中一棵树,不正是个“困”字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杜聿明连忙叫人砍去了老槐树,但这并未使他解围脱困。他或许没想到,没有了“木”,却还有人,成了“囚”字,这让他后来果然做了粟裕的阶下囚。
粟裕命令停战休整的20天里,杜聿明有了暂时喘息的机会。但华东野战军的广播、喊话、送信、架电话、送饭吃等等政治攻势并未“休整”,常常有整排整连的官兵投降华野,让他伤透了脑筋。
与设置包围圈的粟裕与华野大军衣食无忧不同的是,杜聿明还有一个更头痛的问题:粮弹两缺。
蒋介石空投的粮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到12月19日以后,风雪jiāo加,空投全停,只能挖掘民间埋藏的粮食、酒糟,继而宰杀军马,最后将野草、树皮、麦苗、骡马皮都吃光。
一位“品尝”过酒糟滋味的亲历者回忆:“不知是谁发现了酒糟窖,打开后一哄而抢,都吃得有劲。这酒糟有酸酸的酒味,但很难嚼烂,更难下咽。”
12月23日,蒋介石将刚从美国买回的空投雷达,临时训练3个伞兵使用,空投到陈官庄,以便指示恶劣天气下进行空投。但这部雷达一落地机器即发生故障,无法使用。
一切办法想尽后,只有祈求天老爷了,官兵们上上下下日夜祈求天晴。
蒋介石竟也在祈祷。他12月25日致电杜聿明,说:“我每天祈求上帝保佑全体将士。”
似乎果然“心诚则灵”,到12月29日,天气终于放晴了。
蒋介石赶紧派飞机投粮,但首先投下的是近万份黄百韬“烈士”纪念册,和南京《救国日报》刊登中共公布蒋介石、何应钦、杜聿明等43名头等战犯的消息。
饿急了的官兵们看到后毫无对“烈士”的哀悼向往,而是破口大骂:“老子们要吃饭,投这些废物干什么?”
副官将这些文件收集拢来送给杜聿明。杜聿明知道蒋介石的意思,这是要他学习黄百韬,为党国“尽忠”。
他也感到,中共宣布他是头等战争罪犯,是“国人皆曰可杀者”的罪人,自己没有了生路,只有为蒋介石“尽忠”一条路了。
空投粮食恢复了,杜聿明却也得不到安生。
粟裕偏偏与显灵的“上帝”作对,早在12月22日的命令中便已向华东野战军部队做了要求:“指定专门对空shè击部队,并以pào火封锁敌机场,使其无法空投或降低其空投效率。”
蒋介石的飞机到了陈官庄上空,只能飞得很高,投的粮食随风飘落,各处官兵如同饿狼一样地到处奔跑,冲击抢粮。
华东野战军的将士们早已奉命严阵以待,先是饶有兴趣地做好前去捡拾降落伞的准备,看看今天“运输大队长”又送来什么好东西。随后,便开始“打活靶”。
3纵8师24团的老兵苗文超回忆说,战士们“看到降落伞落地,敌人跑出来抢时,就shè击。就这样,打死了不少敌人”,“但敌人实在是太饿了,任凭你机q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