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书记邓小平兼任中原军区政委,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兼任华东军区的政委,东北局书记林彪兼任东北军区政委。
就在4个月前的1月8日,máo zé dōng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还要求:“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报告和请示”外,还要“每两个月要作一次政策xìng的综合报告和请示。”
中央军委和野战军之间的直接指挥关系,也就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便是华东野战军向máo zé dōng做综合报告的当然首长,后在10月30日还因被máo zé dōng误会“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xìng”挨了一顿“狠批”。
中原战场的华野因其身份的“特殊”,原本应由中原军区负责的后勤工作也无需“履职”。
máo zé dōng5月5日规定:“粟裕兵团(即华野西兵团)的供应,由华北、山东两方统筹。”也就是由华北军区和华东军区负责。但实际上,华野的后勤供给主要由华东军区负责。这也是中共中央于1948年2月20日让晋冀鲁豫中央局(后与晋察冀中央局一起组成华北局),借给粟裕和华东野战军一兵团三百万银元,但指出“由华东局归还”的原因。
因此,周恩来在1948年9月13日前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中,提到:“华东(军区)亦于今年部分地支援了在中原作战的华东野战军。”并强调:“野战部队的序列,纵队以上设野战军、野战兵团两级”,“野战部队的番号,由军委统一编排。纵队和师均依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华北的次序排列。”
他还再次指出:“一级军区及野战军和直属兵团受军委指挥。”
第二、中原野战军的力量“瘦弱”。
中原地区共有中野、华野两个野战军共13个主力野战纵队,其中刘邓指挥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1、2、3、6纵)共13个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8个纵队(1、3、4、6、8、10、两广、特种兵纵队与中野11纵)共24个旅,还有他可以指挥的许世友、谭震林山东兵团。
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在转战大别山的半年中,遭到不小的削弱,部队减员5万余人,稍微“洋气”一点的家当重武器都被迫全部弃之山林原野,作战能力大不如前。
7、再来一份军令状(4)
邓小平回忆说:“经过大别山斗争,二野(即中原野战军)受到削弱”,“主体四个纵队就削弱了,更新也困难啊,有三个纵队每个纵队仅两个旅,只有一个纵队是三个旅。”
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不仅中原战场的绝对主力,还是立下军令状的主要作战方向,按照“主要方向上的指挥员指挥次要方向上的指挥员,兵员多的指挥员指挥兵员少的指挥员”的惯例,他受兄弟部队指挥似乎不妥,尤其对瞬息万变的作战行动相当不利。
由于以上两点,máo zé dōng也就只好“躬亲自为”、亲自挂帅,不提统一指挥的事了。
但仗照样打得精彩。
6月16日至7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驰骋中原大地,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给蒋介石生生挖去了一块心头ròu,打了一个气势恢弘、跌宕起伏的豫东战役。
粟裕构想中的第一个大歼灭战圆满收官。中原guó mín dǎng军9万余人从“委座”的饭碗边无可奈何地烟消云散,其中包括中将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和他曾经威风八面的兵团部。
中原拉锯的僵局就此打破,天平倾向了máo zé dōng一边。
对蒋介石并不理想的财政而言,吃饭的嘴少了许多当然是好事,但替他打仗卖命的人也猛然间少了一大坨,中原战局从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