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期战争中发现、培养、鉴赏、破格重用的优秀、杰出的战区‘统帅’”。说的也正是máo zé dōng对粟裕的器重。

    中国工农红军筚路蓝缕初创的早期,máo zé dōng曾“偏师借重黄公略”;如今,陕北“甚为困难”的化解、中原逐鹿的捷报飞来,一切也同样要借重分兵后的华东野战军5个主力纵队和粟裕了。

    果真如此,许多共和国开国风云榜上“星光”灿烂的“牛人”,诸如陈毅、谭震林、许世友、王必成的履历表,便将大段大段改写;一些惊魂摄魄、脍炙人口活剧的舞台上,也将遗憾地勾去不少熟悉的姓名。

    粟裕改写了这段历史。

    他考虑到全国主战场已由山东转到中原,“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在外线”,为“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计,特意向máo zé dōng建言,除了增加一支主力部队王必成的第6纵队西去外,陈毅也应该和他一道到外线指挥。

    至于留在山东的内线部队指挥,粟裕也斟酌再三,考虑妥帖,给出了一个合适的方案。他说:“另组山东兵团司令部,以谭(震林)为司令,许世友为副司令,黎(玉)兼政委,统一2、7、9各纵的指挥。”这便是后来华东野战军东兵团及山东兵团的由来。

    粟裕这两个考虑,将华东野战军总部的落脚点由东到西调换了一下,其中蕴含有相当深奥的智慧。

    1946年10月15日后,粟裕奉中央军委与máo zé dōng“战役指挥jiāo粟负责”的明令,拥有了华东野战军全军的战役指挥权,成为事实上的野战军军事主管。正如张震所说:从此,“粟裕挑起了华东战区的指挥重担。”

    但粟裕到底只是副司令员,并无司令员“发飙”时可以“斩马谡”的人事权。

    陈毅一旦同行就不一样了,不仅能有如当年曹cāo的“奉天子以令诸侯”,也就是粟裕所说的“人事关系”,更重要的是,已十分成熟的华东野战军总部指挥机关,也将避免一分为二,的确有利于华野主力的经略中原。

    粟裕的作战参谋秦叔瑾后来回忆时,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说,粟裕建议陈毅“一同西去”,是因为他要将华东野战军一整套指挥机关带去鲁西南,使“指挥便利”。也就是陈毅同去后,总部指挥机关便可全部前往,这对于指挥作战将带来大大的便利。

    秦叔谨长期担任华中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三野)司令部作战参谋、股长,经常列席华东野战军前委作战会议,肩负起草作战命令、方案、计划之责,十分熟悉粟裕的思维方式。

    他认为,粟裕之举细致入微,是为着能够方便指挥,赢得作战胜利的目的。

    华东野战军总部指挥机关,主要由粟裕指挥过“七战七捷”的原华中野战军指挥部构成。

    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正式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粟裕和陈毅等人一起曾报告中央军委与máo zé dōng,两军组成华东野战军后,“以华(中)野指挥部为基础,加上山野指挥部部,组成华东野战军指挥部”。

    这一计划当即得到了máo zé dōng的批准。

    秦叔瑾回忆说,山东野战军指挥部的机构不够健全,人员和山东军区有jiāo叉,分工也不大明确,有些科室连科长都没有配备。而华中野战军指挥部各业务部门机构比较健全,参谋人员的素质较高,业务能力也较强。因此,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机构便在原华中野战军指挥部基础上设立。

    这是有20年实兵指挥经验的粟裕,十分重视指挥机关重要xìng的结果。

    早在抗战时期的1940年4月,他就比较系统地阐述过,从有军队以来,指挥关系大致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