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在这一时。倒是这孙老儿,自从八年前,她那六岁的嫡亲孙女儿,因为他出诊不在身边,耽误了时间而高烧不治之后,他便鲜少对什么人上心了。也就是从那时,他才下了从不出诊的规矩。
他那孙女儿,程老太太也见过几次,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丫头。据说,当年孙老儿从太医院辞职回祖籍,孙家大大小小十几个后辈,没有一个愿意同他归乡的,只有这个小孙女儿,听说爷爷要走,二话不说,收拾了个小包袱便黏着他一同回了春平。唉,可惜了那么好一个孩子如今,若那个叫阿婢的小丫头能被他收养,解了他的心结,倒也算是幸事一桩了。
程老太太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随后转了话题:“若不是京中来信,我还真不知道你家里发生的那些糟乱事儿。这次一走,准备什么时候回来?”一个小丫头事小,可他宝贝嫡孙的事儿可大。孙老儿若一去不回,她孙儿若发了病,可怎么得了。
提到京都孙家的事,孙老儿显然十分不悦。他本想在春平县颐养天年,可是那些不孝儿孙没有一个安生的。这次若不是惹上性命攸关的大事,他也不会大冬天的急匆匆便往京都赶。想到这些,他闷闷的吞了口茶,道:“哼!你安一百个心,那个京都我可是一天也不想呆。过了年关,我便回来。再说,你那宝贝嫡孙的命,不在我,在他自己的造化。”
程老太太听罢,长叹一口气。这话,孙老儿不止一次说了。庚儿的病,靠养,不靠治。可那孩子也不知是怎么了,年纪越大,越是阴沉不羁不听劝。让他莫要贪凉,莫要吹风,他却全当耳旁风。程老太太知道这孩子心中有苦,所以也不忍太过约束苛责,只能自己一旁看着干着急。唉,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两人闲聊了几句,饮了几口茶,程老太太便起身告辞了。分别前,两个老相识少不得又是一阵调侃。
孙老儿给程老太太送上轿辇,道:“你别以为躲在这春平县里便能享清福。依我看,过不了多久,就有八抬大轿把你请回去。你那些儿孙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程老太太摆了摆手,再不答话,其实这些她都心知肚明。不过,既然这样的清闲能享一日,便是一日吧。京都那个地方,她和孙老儿一样,是一日也不想再回去的。
孙老儿出行当天,阿婢坐着小破马车来孙宅和他告别。从她进门开始,孙老儿便开始在阿婢耳边一句一句地唠叨:
“后面的药方我都交代给周郎中了,你切不可心急,那些稀奇古怪的调养方子,需得等我回来问过再用。”
“昨个儿,有人送了我一些参丸。你拿回去,每隔七日,便给你姥娘服一颗。切记不可贪多。”
“你莫要和你舅父舅母硬碰硬,你人小,打不过便跑。待我回来,再收拾他们!”
“还有那个沈春喜,离她远一些。”
“马上便入寒冬,天气冷。这次回去,我让小厮给你装一车炭火回去。”
阿婢一边应声,一边替孙老儿又检查了一下行李:衣服够不够厚,能不能应付风雪;手炉炭火足不足;路上吃用方不方便凡是能想到的,她都亲力亲为核查一遍。她甚至让小厮在孙老儿马车的坐垫下塞了一把锋利的匕首,万一遇到强盗呢?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古代实在太危险了。不怪她太过小心,只是她实在对古代的交通工具放心不下,从春平县到京城,怎么也得走个十天半月吧。
孙老儿念叨完了,看阿婢就像一个小蚂蚁一般,跑里跑外,忙这忙那。心中不禁连连感叹:多贴心的小娃子啊,自己这次买卖,真是赚大发了!
越这样想,他越发的对小娃子放心不下,遂又开始新一轮的念叨:
“反正你姥娘如今身体也硬朗了,不如你们就搬到县城里,住到我府上。”
“银两够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