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o化学战力外,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还向中国派遣了其他化学战战力。例如,1937年“七七”事变后,即向华北派遣军派遣了第1野战化学部、第3野战化学部,均编入第1师团战斗序列;同期,将第4野战瓦斯厂和第7野战瓦斯厂编入第16师团战斗序列;将第13野战瓦斯中队、第6野战瓦斯小队和第8野战瓦斯小队编入第7师团战斗序列;将第2野战瓦斯本部,第5和第6野战瓦斯中队编入第2师团序列。这些化学战部(分)队,在华北战场频频使用化学武器,给中国抗战军民造成重大伤害。

    1937年“八一三”淞沪事变后,日本军部策划杭州湾登陆,其华东派遣军在上海作战,并由上海、苏州向南京、芜湖进攻。为加强华东派遣军的实力,日本军部将第2野战化学实验部编入第1师团;将第7野战瓦斯小队编入第7师团;将第1和第2野战瓦斯中队编入近卫师团。

    除上述化学战部(分)队外,侵华日军野战pào兵部队不少装备有化学pào弹,这些武器同样给广大中国抗战军民造成严重伤害。这些化学战部队的命运,同上述迫击pào部(分)队一样,大都未逃脱战败投降的可耻下场,但有些部队,如第5迫击pào大队、第1野战化学实验部、第4野战dú气厂等,由于使用化学武器罪恶昭影,且判断“不会有遭受dú气攻击的危险”,陆续撤回日本,并转入平时编制。

    本书的主旨在于记述侵华日军细菌和化学战要员的结局。这些化学战部队的最终下场,也是一种结局,许多被侵略政策胁迫参战的日本士兵的命运,与其所在的部队息息相关。

    第八章可以适时使用dú气弹:第二节惨无人道的化学战 [本章字数:8125 最新更新时间:2009-07-10 16:27:21.0]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遍及14个省、直辖市,它们是北平、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如果再加上在东三省制造、试验、储存化学武器,则达17个省、直辖市。

    日本学者粟屋宪太郎根据日本战犯的供述、中国受害民众的控诉书、侵华日军电报、guó mín dǎng军队的资料和战史记载以及当时的报刊报道粗略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至少实施了2000次以上的化学攻击,死伤的受害人数以万计,其中,无辜平民占相当数量。在此,笔者以难以控制的悲愤心情,撷取几例,以证明日本侵略军的暴行。

    侵华日军在我国实施化学战地点见后图。

    河北定县北疃村dú气惨案1942年5月下旬,在实施“冀中进攻作战”时,侵华日军第110师团调集1500余名兵力,对滹沱河与潴龙河之间地区进行扫dàng。27日凌晨,定县东城、西城、解家庄、太平湖、东湖五个村庄的千余名百姓为躲避日寇,被迫撤到北疃村地道。疯狂的日军到处寻找地道口,找到以后,立即封闭了两端出入口,然后使用了大量“赤筒”(催嚏剂)和“绿筒”(催泪剂),点燃后投入地道中,同时又投入许多柴草。不久,dú烟迅速在地道中蔓延。日军又从外泄dú烟的地点发现了几处新的洞口,立即将其堵实,或者用作投放dú气的进口。

    躲避在地道中的人们,开始闻到辛辣或甜味的气味,接着就急剧咳嗽、打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地道内乱作一团,时间不长,声息渐弱,老弱fù孺一批接一批窒息而死。据记载,有个名叫王牛儿的40多岁汉子,带着10岁和8岁的两个儿子躲入地道,结果父子三人全都被dú死,两个儿子死时分枕于其父的两膝上;32岁的李菊极其不满周岁的孩子惨死洞中,其孩子死时还含着母亲的rǔ头;一位50多岁的fù女,紧搂着两个女儿倒地。

    一些青壮年好不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