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〇二七章雁门关下战正酣(一)

    并州,大汉十三州之一,治所为晋阳,所辖十郡,以太原为中心,分别有东南部的上党郡c中部的太原郡c西南部的西河郡c东部的乐平郡c东北部的新兴郡和北部的雁门郡等五郡;加上目前被鲜卑占领的西北部的云中郡c九原郡两郡与人烟荒芜的上郡c定襄郡与朔方郡等三郡,可以说,并州是被外族侵占最多的州郡,亦是北方蛮夷南下的桥头堡与必经之路。而此时处于战争中心的雁门郡,治所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所辖14县,分别为阴馆c马邑c埒县c楼烦c广武c原平c卤城c汪陶c繁畤c剧阳c崞县c武州c平城c强阳。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c馒头山c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古称勾注山,位于山阴县广武城南的咽喉要道上。这里群峰挺拔c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依山傍险,雄压群山,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其势蜿蜒。其东控平型关c紫荆关c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c宁武关c偏头关c至黄河边。紧扼中土通往塞北之咽喉,地理位置险要。雁门关位于并州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c偏关合称为“外三关”,而雁门关由关城c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

    雁门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关城又叫郭城;在城池四面城门之外修建的外围城称为围城;而瓮城,则为雁门关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加强了雁门关的防守,是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c门闸c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与所保护的北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此时已是将近凌晨寅时(相当于现代时间03:00一04:59),黑色笼罩下的雁门关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静静的趴在地上,寒风凛冽,只有城墙上的战旗迎风咧咧作响。自从鲜卑入侵之后,雁门关首当其冲,成为阻止鲜卑南下的桥头堡。

    “彭伍长,夜深了,要不你回去歇会吧,俺们都熬了好几天了,也没看到鲜卑狗的影子,俺一个人守着就行了。”北门瓮城上的西北角城垛下,站岗放哨的一名年轻的士兵一边搓着手哈着暖气,一边抬头望了望天空,对着另外一名老兵说道。汉朝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小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两个部成一都,每八百人有一个都尉;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

    “小昭子,这可不行!夜哨两人一组,这是我们雁门军的惯例,是郭将军亲自定下来的规矩,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那名老兵也揉着双眼,对着身边的这名年轻士兵严厉要求道,“小昭子,现在也是深夜,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前两天开会,王都尉就和我们说过,前几天阴馆城就是在凌晨被鲜卑狗攻破的,我们雁门军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你要是累了,可以靠着城垛眯一眯,我老彭头这把老骨头了再熬熬就天亮了,要是有事我再叫你吧。”这年长的伍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