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外公命好,遇上一户乡下的好人家,便收养了他。

    那户农家以种玉米为生,家里常年都是玉米横生,外公本性开朗,很快就忘了自己在那场战争中的残酷,但心里也一直记挂着自己的亲身父母,很多次夜里,他都会悄悄的起身准备偷跑出去找他的亲人,但每次都被农家里养的大狼狗吓回来。那对农家父母就劝他说,现在外面这么乱,你还小,出去了肯定不行,等你再大点,战争过去了,我们陪你去找。

    外公也不是个固执的人,就听了话,顺了他们的意思,也改了姓,换了命;农家夫妇还育有一儿一女,生活水平还算好,也供他们读书。

    但战乱很快就波及了乡下,农家父母和他们的儿子都身亡了,只留下了那个比外公小两岁的女儿。

    自此,十三岁的外公就和十一岁的这位小女儿生活,也就是我后来的外婆。

    “你外公说,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到了适婚的年龄就成了亲。”

    “这些我知道,外公以前和我说过。”

    外公和外婆很恩爱,感情一直很好,从不吵架,不争论什么,外婆不识字,但是她很懂理,喜欢外公给她说书。那个时代的生活条件是艰苦的,他们每日都要听从上级的指示,日日夜夜的劳作。

    后来,外婆和外公就有了母亲和舅舅。

    母亲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在母亲的记忆里,她从小就是被宠着的,虽不及娇生惯养的生活,但外公外婆从来不要她干农活,不要她做家务,还给她读书。

    等母亲开始念书了,外婆有又了一个儿子,就是我的舅舅;那时候家里还是很穷,添了一个人,家里就更穷;上天从不怜悯,那几年大旱,很多人都拖家带口的去了外地,或是去了城里打工;但外公和外婆一致决心不走,就是要留在他们一起生长的地方。

    舅舅算是体弱,每年都要去几次医院,家里的开销除了母亲上学的钱就是舅舅的看病钱。原本还能上得起学的母亲很快就被老师赶了回来,因为没有交学费就不给去学校;母亲回家又哭又闹,一直怨怪舅舅老是生病,拖累家里面。

    外婆被气哭,偷偷的跑去县城里面献血,听人家说,献血会给很多钱。外公更加努力的干活,昼夜不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