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姚婉宁摇头,“爹爹不会接我回去了。”
寿氏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睛里不禁显出惊讶的神情。
七丫头不是见到她就可怜巴巴地问,“爹爹什么时候接我回京。”
今天这是怎么了?
“别胡思乱想,”寿氏立即打断姚婉宁的话,“终究是父女,总是惦记着你的,送你来族里是为了让人知道你在长辈面前受过教,更懂得礼数,将来和陈阁老议好了亲事,你风风光光嫁进陈家,谁还能看不起你?”
“婶娘骗我,”姚婉宁目光忽然锐利起来,“婶娘一直都在骗我。”
接二连三的变化让寿氏惊诧,看着姚婉宁半晌才道:“这话怎么说?我怎么会骗你。”
“婶娘将我关在绣楼里,就是要我乖乖听话,多少天都不来看我,任由那些恶仆在旁边说我闲话,婶娘是不是就想让我死在这里?”
童妈妈不禁惊诧,七小姐可真敢说,这样的话也能径直说出口。
寿氏瞪大眼睛,“婉宁……”
姚婉宁看向寿氏身后的下人,“婶娘如果不愿意我留在这里,就将我jiāo给族里长辈,也免得麻烦。”
第二章骗你
无利不起早,就像寿氏这样的人,没有十足的好处是不会养一个没人要的小姐,养到现在就要得到回报她怎么可能松手。
姚家自诩是有家谱的人家,子孙后代定要读书出仕,可姚氏子弟大多考中的是秀才,中举的寥寥无几,姚家族里本就不算殷实,这样过了几十年家产也被折腾的七七八八,祖父是个倔脾气,认准了科举不回头,父亲落榜几次心灰意冷,祖父却将家中唯一的田产卖了供父亲去赶考,结果父亲又是名落孙山。
外祖父就是看准了姚家这股倔劲儿才想要和姚家结亲,继续供父亲科举。
与姚家相反沈家祖上本也是普通的读书人家,却因几次科举不成,改开了豆腐坊,沈家的生意就从卖豆腐做起。
祖父常挂在嘴边的话,沈家巨富到头来不过是个卖豆腐的。
母亲听了气得脸色发白。
如果不是沈家,祖父和父亲早就饿死了,哪里还有父亲考中进士,入翰林轮外放,又调回京进吏部,仕途这条路走的再顺当不过。
这些年姚氏族中也将暗地里跟着沈家赚的银子拿出来放利,真正摸到了达官显贵的边,族里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如果能在族里管些事务不知能赚多少银钱,寿氏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她接来。
寿氏一边攀着父亲和张氏,一边在族里替长辈分忧,她死了或者活着寿氏都是有戏可唱的,不死不活地闹起来,寿氏就算白忙了一场。
寿氏算得清楚,她不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这里她站起身,“说,你们都说了些什么?”这七丫头死活本来是没人管,错就错在她以为七丫头逃不过一死,为了免得日后和沈家撕破脸皮,她早早就将消息送去沈家。
现在沈家人赶来看七丫头,七丫头却又活了。
七丫头死活没关系,但是不能这时候死,死了就阻了她的财路,沈家人已经到了泰兴,这时候七丫头不能出事。
寿氏狠狠地瞪一眼身后的下人,一掌将小案子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厉声道:“是谁在七小姐屋里嚼舌头?不说出来就让牙嫂进来将你们一个个都领出去。”
寿氏这样训斥下人,几乎让屋子里所有人都愣住了。
今天这是吹的什么风,一个要死的七小姐,活过来之后仿佛就得宠了,嚼舌的婆子急忙跪下来。
后面一干下人都哆嗦着跪倒在地。
望着俯首帖耳的下人,童妈妈诧异地看了一眼姚婉宁。
没想到七小姐这样一闹六太太就变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