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英雄志》在明报《武侠与历史》上已经连载了快一半了,今天早晨的明报上刊登了金庸的一句评语,引起一阵的风潮。

    “颇具“清明上河图”之风,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了!”

    ——金庸《明报》

    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其他报纸纷纷刊登了对于《英雄志》的评论,其下是这样写的:

    “此书向大家述说着一种半真实、半理想化的存在,一边是朝廷,一边是怒苍,中间有道光晃晃悠悠的在这夹缝里游走。一边象征白,一边象征黑,中间飘着一个侠。文字隽永,剧情感人,亡命天涯的捕快,落魄潦倒的书生,豪迈不羁的将军与心机深沉的贵公子,四个人在黑暗时代中,交错复杂的感人故事。命运相连,爱情故事动人,武打与剧情超出预料,造就一部不一样的武侠传奇故事。”

    ——《东方日报》

    “《英雄志》让武侠世界的色彩更加缤纷,带有一种深红近血的悲色,洒落在金庸的圆满与古龙的简白之外,为读者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新体触——古典的性格,后现代的结构,充满荡气回肠的悲凉,堪称一部“男人的武侠”。”

    ——《星岛日报》

    “此小说注入浓厚之人文思想,其篇幅之浩瀚、结构之开阔,人物之繁多,都具有“小说大厦”的特征。全书借由复杂的主线与支线交互穿插,烘托“英雄与天命”的主题,这些努力与尝试在武侠小说创作里甚为罕见,使武侠小说不再是“成人的童话”,而能负载沈重之命题与哲学思辩。”

    ——《大公报》

    有的以小说的整体情节为主线,有的以小说内各个主人公的性格为主线,还有的另辟奇径以小说里面的武学系统为主线来发表评论。各种品论不一而足。

    当然有好的就有坏的,不过因为明报登过了金庸的一句评语整体风向还是不错的。这其中也只是几份不知名的小报,希望借此逆骂来吸引碌头,不过也不敢说的太过分。

    可想而知这个年代金庸的名头是多么的恐怖了,要是放在21世纪网络泛滥的时代,只要有不合意的各种报纸评论非把你卖的狗血淋头,吐血三升不可。

    可以说幕城是沾了不少我们金庸老爷子的光了,不过幕城这个名字,在各个报社上都是挂了号了的。

    现在各个报社都卯足了劲,到处打听这部小说的作者,希望可以找到本人,拿到头份资料,这可不又是一个增加报纸销量的好去处吗。

    幸亏幕城一直宅在家里,基本都不外出的。明报那边他也打过招呼让暂时不要把他的信息透漏出去,这才有他现在过这的逍遥生活。

    是的逍遥生活,每天写写书,打打拳,偶尔和周慧闵一起学习音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休闲啊。

    幕城拿着报纸,看着他们的分析还是蛮透彻。这本书本就是慢热形的,要看的比较深入才能够了解。小说情节虽然吸引人,但是要对此做出评论,情节要更加展开才能看出个大概的。所以这些评论来的这么晚倒也不奇怪,只不过是没想到会这么的激烈而已。

    在看看其他有些小报夸张的评价,不由微微失笑摇了摇头。

    “阿城你在看什么呢,一个人在那摇头晃耳的。”原来是周慧闵过来了,她一走进门,就看到幕城在看着报纸,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的,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

    “看报纸呢。”幕城举着手里的报纸摇了摇看着周慧闵说道。

    “是吗,我看看都说了些什么。”说着走到沙发旁,拿过幕城手里的报纸翻了起来。

    “呀!这些都是写的你那本书的评论呢,你这回可是要出名了。”周慧闵笑嘻嘻的打趣道。

    “出名只是早晚而已,这又没什么好说的。”幕城一脸自信的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