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番话也算是冷谦最后对离渊的警告,不到境界的情况下去尝试其他的东西,无异于拔苗助长,等到运用灵觉真正入门之后,对淬炼灵觉之法有了初步的掌握,神识自然会水到渠成。离渊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些个新奇的风水理论,顿时欣喜无比,待得将冷谦的话弄懂之后,他试探着向冷谦开口问道:“寻龙宗好好的为什么会被灭掉,得罪人了,还是犯下什么大罪了,被风门围剿灭派?”

    冷谦听完离渊的话,闭上了眼睛闭目沉思了一会,仿佛是不愿意回忆过去的那段峥嵘岁月,缓缓的开口道:“还不是为了追名逐利,风水界也不是圣地,也有着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寻龙宗曾经在风门五百年内都是江湖风门之首,掌管着风水一脉的传承和规则制定,这只因寻龙宗与在风水堪舆界大名鼎鼎的杨筠松有着密切的关联,小伙子,你学的也是《撼龙经》,你对杨筠松又熟悉多少?”

    离渊见他相问,笑着答道:“我自从得到《撼龙经》知晓那杨筠松之后,回去也翻阅了很多史书,也算是比较的了解了。”

    这杨筠松本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c《撼龙经》c《一粒粟》c《天玉经》c《都天宝照经》c《天元乌兔经》。

    大概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三月初八戌时,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c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我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辞海》中收有杨筠松条曰:杨筠松窦州(今广东信宜县)人,精堪舆术。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犯阙,断发入昆仑山,后以地理术行世,时称“救贫先生”。

    在朝中任职期间,潜心披阅中国勘舆学鼻祖青乌子的《葬经》c郭璞的《锦囊经》c陶侃的《捉脉赋》行和尚的《界水说》c司马头陀的《水法》和丘延翰的《八字》c《天机》等一大批珍贵古籍。勘舆理论大有长进。

    杨筠松在赣南的兴国c于都和宁都一带广招徒弟,开展讲学活动,授以青鸟术。杨仙岭还有杨筠松当年设坛讲学遗址。杨仙岭有许多弟子是堪舆名流。他的高徒有曾文迪c赖布衣c等。还有明十三陵勘测营造者廖均卿c上海古城营造者李国纪c为福建永定著名园形土——承启选址设计者陶张都是他在赣南的弟子,深得杨筠松真传。

    只不过当时杨筠松并未创派,羽化前留给嫡传弟子留下了一件图录,就是他走访江湖时的风水山河图。至于当代江湖风门的“寻龙宗”却不是他本人所创,而是杨筠松的徒弟廖均卿在风水秘法流传中形成的,正式开创者是数百年后的明代。廖均卿继承了历代寻龙宗的嫡传衣钵,在明末的时候影响很大,形成了风水学的一个派系,是官府认可的风水大师,在风门中独占鳌头。

    冷谦听到离渊介绍杨筠松的来历,他正说话间,冷谦突然好像中风一般,剧烈的咳嗽起来,脸色变得潮红血气郁结,原本就略显瘦小的身子蜷缩的厉害,丝毫看不出原先精壮的摸样,离渊赶紧停止说话,上前扶起冷谦急道:“老先生怎么了,要不要去看医生?”

    这种状态冷谦保持了很久,才逐渐的停止下来,同时挥挥手表示自己无大碍,但是嘴里却是叹了口气道:“不败于江湖,败于岁月,阴阳消长c生煞相化,一个人风水秘法修为再高,又再大的本事,也终将归于尘土,神识散于地气之中。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毛病了,我中年的说话与对手斗法受重创,五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痊愈,这么多年虽说没死,但是还能活多久?小伙子你猜猜我多大了。”

    离渊见冷谦略显呆滞的眼神,赶紧摇头道:“老前辈又说笑了,你的风水秘法修为如此之高,我看你满面红润的样子,也就是六十岁的样子,还有四五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