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题,采取某些折中的手腕,才能安抚各派势力,维持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樊志伟坚持原则是没得说的了,至于“融会贯通”,似乎樊部长的字典里,就没这个词语。

    但大家却发现,樊志伟这种“单一”的手段,使用在玉兰市的干部管理上,却是十分管用,有些干部甚至私下戏谑地说,樊志伟是给柳俊量身定做的组织部长。

    因为柳俊在玉兰市的一言九鼎,柳系干部在玉兰市官场占据的压倒性优势,令得樊志伟需要采取折中手段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柳俊给樊志伟的指令很明确: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家伙,让他们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柳*坚持认为,干部选拔应该选贤任能。提拔起来的干部,如果贤能俱备,那是再好不过,不能二者兼具,最起码也要有一样优点,要么“贤”要么“能”!

    柳俊的用人之道如此简单,也就难怪樊志伟这样的“犟头”都能做好组织部长了。

    樊志伟讲话的开头部分,会场气氛明显变得有些松懈,大伙虽然没有交头接耳讲小话开小会,那精神面貌就是与上午时不一样,主席台上的领导们均能感受得出来。

    市委副*谢媛漂亮的脸上便浮现起一个幸灾乐祸的笑容。谢*相信,如果是自己在发言,会场气氛绝对不会变得这样松懈。倒不是说大伙均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谢*美丽的脸蛋看个不了,而是谢*自信威望比樊志伟高得多,无人敢于懈怠她!

    不过这样的情形,持续时间并不太长,樊志伟宣读完官样文章之后,忽然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说是从今年开始,将严格控制各区县各单位的人员编制,凡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新增人员,不管是正式职工还是临时工,没有他樊志伟部长和市人事局长的联合签名,一律不许。如果是新增副科以上干部,没有市委柳*的亲笔签名,也是一律无效。

    谁要是敢于违反这个规定,胡乱“招兵买马”,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哪里来的退回哪里去,单位的负责人要因此承担处分,在同一个单位出现一起违规扩编事件,单位一把手通报批评,出现两次,党内处分,三人次以上,就地免职,重新安排工作。

    樊部长话音未落,会议场便炸了窝,一时之间,“嗡嗡”之声四起。

    这个内容,却是事先发放的资料里面不曾有的,却不知是樊部长一时心血来潮临时加上去的,还是有“预谋”的行动,刻意要给大家造成强烈的震撼。

    当然,随便一分析,也知道前者不可能。樊志伟再“特立独行”,在这样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也绝不敢自作主张,临时加上去,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信口开河。不是说副科以上干部新增,需要经过柳*亲笔签字吗?樊志伟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自行“安排”市委*吧?

    也就是说,这肯定是柳俊的主意了。

    大伙惊怒之余,纷纷将目光越过前边的樊志伟,望向高踞主席台正中央位置的年轻市委*。只见柳衙内脸上带着一丝好整以暇的神情,波澜不惊,似乎对樊志伟所言,认为十分的理所当然。

    这也太过分了。

    招人,可一直是区县一把手和市直单位一把手的特权之一啊。

    这个“行业”里面,蕴含着多少玄机?说是个聚宝盆一点不为过。自古以来,当官为的什么?难道还真的像戏剧里面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古语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些做主要领导干部的,谁没有几个亲朋好友需要照顾?一家伙将这个特权拿掉,叫这些一把手们今后怎样在家人朋友面前抬头做人?你不是一把手吗,怎么连安排个人的权力都没有了?

    除了亲戚家人,给得力手下安排一两个亲戚朋友进入体制之内,也历来是主要领导干部拉拢团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