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升官了,恭喜啊!”
九州公司下属九十五家公司,有很多是副厅局级架构,还有很多正厅级的。司局级干部的数量加起来,远远超过玉兰市。柳俊曾经跟白杨开玩笑说,她那个副部级比自己这个副部级,实惠多了,威风凛凛。张晓曼如今是国家发展委的正处级干部,一般来说,外放地方,如果资历够了,都会官升一级,资历不够,也可能平调。如果去的是国有企业,通常都会调整一下级别。
毕竟在体制之内,国有企业那个级别与地方党政机关的级别,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至少在大多数干部心目中是如此认定。
张晓曼的任职经历,可谓十分丰富,做过秘书,干过乡镇党委一把手,干过县委办公室主任,做过常务副县长,又在国家发展委这个一等一的国家部委做处长,拿到哪里都是硬邦邦响当当的。调任九州公司,自然要提拔使用。
张晓曼笑着说道:“升不升官无所谓,只要能跟着老领导就开心了。”
这也是真心话,白杨的历任秘书之中,就数张晓曼与白杨最为贴心,两个人处得极好,情同姐妹。在白杨手下工作,张晓曼几乎不会有半点心理压力,自然开心得紧了。
柳俊笑道:“呵呵,白总比我抢先了一步。”
“呀,柳*也有意调我来玉兰市工作吗?呵呵,想不到我还成为人才了,领导们争着要!”
张晓曼乐呵呵地说道。自然这也只是凑趣,柳俊一开口就提到白杨是不是要调张晓曼过去,可见这个事情,白杨老早就跟柳俊通过气的,说不定压根就是柳俊给出的主意。
在宁北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柳俊是编外县委*,可以当白杨的家。
柳俊一笑,说道:“你是不是人才,我还有点拿不准。不过你老公却是个人才。易寒啊,你发表的几篇论文,我都看了,很有见地。”
易寒一贯喜欢写些文章,尤其是担任大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处长之后,经常会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一些有关教育改革的文章,在教育部算是个颇有争议的“焦点人物”。在部分传统的教育工作者看来,易寒的很多改革观点,颇为离经叛道。不过也有一部分领导很欣赏他的观点。
譬如柳俊就是其中之一。
易寒就有点受宠若惊。倒不仅仅是因为柳俊的权位,而是作为同学,易寒很钦佩柳俊的学识,认为柳俊是校友之中,见识最为超卓的一位。如今得到柳俊的肯定,自然大感惊喜。
“柳*,你就别夸他了。他啊,就是个惹祸精,到哪里都被领导另眼相看,又犟……”
柳俊还没说话,张晓曼就嚷嚷起来。
一句话说得柳俊潘知仁等人都笑了。易寒的犟,那是出了名的。也就他运气好,碰到了柳俊这样的同学,不然的话,只怕现在连工作都丢了,何来教育部易处长?
“呵呵,晓曼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易寒,你的脾气是要改一改才行啊。”
柳俊笑着说道。
易寒就红了脸,连连点头,不过还是为自己辩护了几句:“柳*,其实我也想改,有时候脾气上来了,什么都忘了……”
柳俊摆摆手,说道:“该坚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你写的那个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我认为很好,玉兰市的教育,也需要改革!”
易寒顿时眼前一亮,忙即说道:“柳*,我愿意来玉兰市……”
张晓曼就瞪了他一眼,拉了拉他的衣服。倒不是说张晓曼不愿意易寒来玉兰市。“誓死”追随柳俊白杨,是他们这批宁北县“老”干部的心愿。事实证明,这是无比正确的选择。只是柳俊也就随口一说,易寒就紧着说要来玉兰市,如此“明目张胆”的要官,未免不合规矩。再是老同学,上下尊卑有别,也不能太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