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化公司的生产资格,是导致这一严重损害事件发生的次要责任者,需要负连带责任。
这一纸诉讼状递到玉兰市中院之后,立即引起了轰动。
《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各地也出了一些民告官的案例,不过响动闹得都不大。虽说一部新法律出台,总是要搞几个判例出来。但是当政权机构成为被告,这个判例就得格外小心。影响太大了的不行,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更不行。譬如计划生育工作,很多地方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都用的蛮办法。这个官司,就是雷区,没有哪个法院敢于受理,更谈不上判例了。
只是长河区这一回,闹得确实有点大了。一是原告人数众多,差不多六千人都是原告。其二,状告的乃是副地厅级的高新区管委会。这在全国现有“民告官”的判例中也极其罕见。一般来说,在这些判例成为被告,大都是政府职能部门,具体的行政执法出了偏差,经过法院判决之后予以纠正。将一个副地厅级的政权机构列为被告,当真有些惊世骇俗。但这些还不是引起轰动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职工和农民状告管委会,竟然是管委会法制办提供的法律援助,连诉讼状都是法制办的工作人员帮忙拟定的。
长河区管委会的头头,莫非脑子进了水不成?
这样的奇闻怪事,难怪远在千里之外的尹法官都如雷贯耳了!
柳俊笑了笑,将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给尹昌辉说了一遍。
“干得好!柳俊!这事当真做得漂亮,光明磊落之至!”
尹法官一听,当即大加赞赏,甚至激动的与柳书记再次握了一下手,搞得柳俊同志哭笑不得。尹法官总是这么正义感十足的。
“这么干就对了,法治社会,就是要人人守法。这个守法,可不仅仅是指个人,也包括法人,特别是你们政府机构,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完全脱离群众的监督!这个案子,不管结果如何,都值得肯定!”
尹昌辉很激动地说道。
柳俊笑道:“情况可能没你说的那么乐观,管委会很可能输掉这场官司!”
“输掉好,输掉好!要是赢了,一点劲都没有了。而且,根据你介绍的情况来看,如果法院秉公判决,长江生化公司和你们高新区管委会败诉是肯定无疑的,事实俱在,怎么都赖不掉!”
尹昌辉已经站在一个审判员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柳俊点点头。
和尹昌辉谈论这些事情,总是很愉悦的。别看尹昌辉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是一个正科级的民事庭庭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尹昌辉在仕途上也不可能再有更大的进步,但是他在柳俊心目中的影响力,却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有些时候,柳俊面临斗争与妥协的两难关头时,往往脑海中会浮现出尹昌辉的模样,心想如果是尹昌辉碰到这样的情况,会做何种抉择。
答案是肯定的,尹昌辉属于那种无限正义型的人物。只要义之所在,尹昌辉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杀身取义”,才不去理会那些什么妥协与平衡之术。
当然,身在官场,柳俊不可能完全依照尹昌辉的“原则”去处理问题。但他会以尹昌辉的正义作为参照的坐标,尽可能争取最正义的结果!
“昌辉,这个案子,如果是由你来主审,你会怎么判?”
柳俊沉吟着,问道。
“呵呵,这个我可说不好,对案情不是十分了解……”
尹昌辉说道。
尹昌辉工作态度极其严谨,审案子的时候,对每一个可能影响案情的证据都是反复推敲求证。因此他担任审判员以来,凡是由他主审判决的案子,基本上都是铁案,没有发生过一起误判、错判的,更没有发生过发回重审的情况。大宁市中院评选先进工作者,尹昌辉年年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