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给你们挂一篇符合心境的短篇。

    季子期

    晨曦之初,皇城上书阁。

    年轻的帝王眼深如墨,淡看下首半跪的兵部尚书,眉角扬起漫不经心的弧度。

    “杜爱卿,你清早求见于朕,便是为了来质疑朕的决断?”

    执首兵部十数年的老尚书杜廷方一听这话老骨头一颤,慷慨激昂的劝诫在舌尖打了个滚便变了样。

    “陛下,季将军此举过于冒险,若仍一意孤行致使百姓惶惶,朝堂不安,立后之事少不得会被左相再提及,陛下苦心准备数月,岂非为他人做了嫁衣?”

    杜廷方惯会琢磨上心,一下子便戳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陛下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执意将后位悬空,左相之女半月后只能以贵妃之位进宫,是以现在上座的这位最不愿的便是给左相落下口实。

    “杜爱卿,此事半月内定解,今日上朝左相必会对此事责难,朕要你疏导百官谏言,不准提及北方战事。”

    跪了半宿的老大人终于得了皇帝一句准信,忙不迭应一声,抖擞着身子骨退出了上书阁。

    阁外,朝阳初升,破晓的钟声在皇城四野响起,年轻的皇族子弟于围城外啸马而过的欢笑声若隐若现,满心叹然的老尚书忽而忆起数年前羡煞京都的一双璧人,回转头,只来得及在半阖的大门里看见龙椅上如今端坐得笔直却清冷消瘦的身影。

    一晃眼,已经六年了啊!

    这是一座古老c又破旧的城池,黄沙蔽日,似淹没在苍穹尽头。

    城头上迎风而展的季家旗帜大气铿锵,一如如今大夏边境统驭三军的主帅。

    驻守城头的余粮小心翼翼从碗里匀出点米浆给带伤的老兵张叔时,恰好望见一袭暗红的战袍出现在城头一角。

    城头上站着的那人身姿修长,面容隐在盔甲里,模样瞧不真切,只能模糊看见那微扬的眉角和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

    鲜红的缨络在头盔上扬展,即便隔着数米,余粮也能感受到源自那人身上浅浅弥漫的深沉凌厉。

    那个人,是大夏万里国土上最铮铮铁血的统帅。

    将门季家除一稚子外仅剩的将军,虽然,她是个女子。

    晃神的代价便是呼啸而来的巴掌:“小兔崽子,精神点,这米浆可是郑老头好不容易找的点粮食熬的。”

    头上受了一记爆栗,余粮低头,见洒了几滴米浆出来,不由喏噎道:“张叔”

    塞云城被蛮人困了三个月,军营粮草早已耗光,如今他们吃的全是城里百姓倾户相供的粮食,每日不过三个白面馒头,一碗米浆,自是珍惜得紧。

    “算了算了,混小子一个,以后多注意,别老瞅着季将军!”

    “上次北蛮子突袭,季将军救过我呢!”他声音里带着这个年龄对军队统帅毫不掩饰的景仰和敬佩,彷如仰望一座高山。

    “那就好好打仗,赢了蛮子就算是报恩了!”

    “是,张叔。”

    稚嫩青涩的声音消散在破败的城墙边上,传得很远。

    日头渐落,黄昏倏至之时,城头上眺望已久的女子终于下了城头,她眼底血丝遍布,却在回望城外五万蛮人大军时划过锐不可挡的战意。

    天壑城七万百姓,三万将士,她季家十二口人命烙印心底的数字滚烫滑过舌尖又被狠狠压下,盔甲下的女子将右腕系着的绷带拉紧,冷冷的看了城下一眼,下了城头。

    季子期是个童叟无欺的女人,也是大夏威名赫赫的将军。

    大夏习俗,女子十六及屏,季子期入军队那年,正好十六岁,到如今,已有六年。

    六年前北蛮人举国兵犯天壑城,城中副将受敌国策反,打开天壑城城门引敌而入,一夕间城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