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独生子相中杨家小丫头,并不是偶然现象。
曾几何时,杨家在这一带声名显赫。
这里大人们零零碎碎回忆,地处都市东南角的这片区域当年水塘纵横交叉,最大的塘子可以坐在木盆里玩划船游戏,故而得名“浦汇塘”。
此处绝大多数住户来自苏北穷乡僻壤,住房普遍性简陋。那时候,再往东南方向头道桥四周乃是农田。
新世道,这里更名“杨家浜”,水塘用石子填充形成弹格路,西南方食品厂后门一条河浜依然奔流不息,东南方头道桥那一片片农田则无影无踪。
这里是典型的下只角,是名副其实的棚户区。
处于该区域腹地大弄堂中心杨家住宅不同凡响,四周围走廊一溜小方砖配间隔距离木柱,露天大院子早年是向阳院看电视节目活动场所。
已故当家人大概排行老五,人们通称他为“五爷”,旧世道那阵子,光着脑袋的他上身黑绸布衣裳,下面灯笼裤,腰扎宽皮带,手里捏着不锈钢球,走起路来东摇西摆。
当年黑白两道吃得开的五爷对居住地人们向来客气,谁家遇上麻烦事,住在17弄3号大大咧咧的不太平女人朱根妹只要出面求他帮忙,他通常没有二话。
最值得炫耀的是,早年杨五爷曾出面拯救整个浦汇塘的人。
那年都市解放战争正酣,浦汇塘西南侧禽蛋厂里面萎缩着一批国民党残兵,几个惹是生非小伙子拣起厂外大路上遗弃枪枝,乒乒乓乓朝里面打。里面残兵被急怒了,为首的放出话来——“他妈的,今天晚上放把火,把浦汇塘给烧光!”
这下可不得了,浦汇塘男男女女惶恐不安,感觉到世界末日到了。叽叽喳喳的朱根妹提议——“找五爷,找五爷想想办法!”在她的带领下,几个人找到杨五爷求助。
听完叙述,威风杨五爷冷静说道:“老百姓斗不过当兵的,不过,头道桥下面有解放军队伍,我们派人去求他们!”
事不宜迟,他当即指派两个腿脚快的人火速赶到那里搬救兵。
那里的解放军战士听完事情经过,撂下饭碗,让来人带路,流星赶月般赶来。了解禽蛋厂布局后,解放军立即排兵布阵,在前门发动政治攻势,从后门发起猛烈进攻,只消一个多小时便完事大吉。
先进政党取代政党掌握政权,确实赢得了人心,小小禽蛋厂事例方是佐证。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浦汇塘改称杨家浜,禽蛋厂更名食品厂,杨五爷不在人间,宽敞杨家住宅大院依然如故。
经受过风风雨雨杨家后人谨小慎微,身段丰腴大姑娘杨志梅算胆大的,除了结交邻居朋友,还敢于公开仰慕才貌双全张维刚。
同样像蒯凤长着娃娃脸的小姑娘杨志兰比姐姐更胜一筹,经常疯疯癫癫和小伙伴戏耍,人家在外来人员面前觉得苏北人丢面子,她从不避讳自己是苏北籍贯,而且一点不分场合。
使得痴心人蒯凤怀孕堕胎的大金刚张维刚成为蒯家千古罪人,邻居们也对他指指点点,他的名声一落千丈。负有罪责感的蒯凤哪里还敢见他?就连非工作日出门也要看亲娘脸色。
弥足珍贵的是,一度心情郁闷压抑的维刚,却能够得到柔情似水的志梅主动关怀。他好心劝慰她:“志梅,我知道你对我一向有好感,可是你也知道,现在我大金刚已经不是原来的大金刚了,我不值得你这么关心了。”
平日里喜欢看闲书的志梅,引用热门小说书《第二次握手》中一句话对他说道:“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维刚垂头丧气摆摆手,叹口粗气,说道:“我在杨家浜已经吃不开了。”
“不要紧,以后你还会吃得开。”
又是一声叹息,维刚说道:“我实在是对不起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