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一章天龙

    佛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眼前本来都是虚妄的,如故自以为有的话,受到思想影响就会认为全都是真的。

    不要把虚幻当真实,那样会把自己陷进去的。

    这环境极为精妙,撩人障碍,这里一环扣一环,只要一时心动,就会前功尽弃。

    这环境没有漏洞,完美无缺,看其手法应该是某个前辈大能留下来的手笔。

    但是,了禅一进画中便发现了一些疑点,一个是那少女,另一个便是那老僧,平常人在老僧与少女之间会如何选择呢?肯定是选择少女的。

    但是画壁里哪有少女?就是妖怪,这些年来也藏不住行踪,定然不是真的。

    还有那老僧长发赤足,手执锡杖,上挂剪刀c拂扇c镜子等物,不正是志公禅师的模样吗?

    想来是,画中有玄机,墙上藏奥秘。

    传说佛祖在菩提树静坐七天七夜后悟道成佛之际,魔王为了阻拦佛祖成佛,分别用权欲c财宝c美色来引诱佛祖,用诽谤诬蔑佛祖,用魔兵魔将恐吓佛祖的场景,佛祖威然不为所动,将魔王的攻击一一击溃,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克服了金钱c权力c女色c恐惧c诽谤等等障碍,终大彻大悟,成为真正的大觉者,天地都为之震动。

    如此了禅便觉得这里有段传承,以待有缘。

    了禅如今经历考验,不为所动,谨守本心,意清志坚。

    渐渐地,眼前趴在地上的百姓全都模糊了,好像有一道风吹过,这些人全都被吹散了,不管是那少女,还是那使者,那老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时耳边响起一声佛号,好似一个炸雷一般。

    了禅向老僧望去,老僧声音好似暮鼓晨钟一般,做狮子吼吟道:“众生无我相c人相c众生相c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我相即是非相,人相c众生相c寿者相,即是非相。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渐渐的,了禅眼中的老僧起了变化,只见老僧左手执锡杖,右手捏无畏印,浑身忽然大放光明,照亮四方,佛光中一朵金莲盛开,花中生出无穷极乐世界,老僧此时好似化身佛陀一般,花开见佛,宝相庄严,继续吟道:“若人的眼中有我相c人相c众生相c寿者相,之分就会生出贪c嗔c痴念。一切法无我相c无人相c无众生相c无寿者相。世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了禅得闻,顿开佛慧,忽如睡醒,豁然开悟,当下双手合十恭敬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吼!”忽然老和尚变成了金龙,身子一摆便向了禅扑来,了禅不为所动,淡淡的站在那里,金龙扑来一下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经过考验,得到传承,了禅似心有所悟,顿生感慨,处于浊世中,觉悟如莲花。清净不污染,镜明无尘埃。明心既见性,见性既成佛。

    佛门看重人的悟性,而悟性就是慧根了,佛门中‘悟’有‘渐悟’和‘顿悟’两种。

    “顿悟”是上根器之人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就如惠能一般,慧能从小不识字,结果一次,惠能卖柴时听人读诵《金刚经》,这就顿悟了,还能给人解说经义。还有一个僧人也不识字,结果出家修行以后,就能作诗了,而且才华横溢,这就是顿悟了。

    “渐悟”是按部就班,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就神秀一样,神秀的光芒没有慧能惊艳,但是他慢慢的就全悟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