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端坐云床,面皮不动,心中却着实懊恼。只要想想白玉如意中损耗一空的教化功德,他对佛门的憎厌便愈盛几分。然事已至此,唯愿所谋之事顺天应人,终究不负圣望。
若问因果缘由,当从商周时期神仙杀劫说起。
凤鸣西歧,封神劫起。其时人阐势弱,佛门衰微,唯截教独大,有万仙来朝之盛况。
元始联合人教太上老君,说动接引准提西方二圣,相约谋算截教通天圣人以完渡杀劫。结果截教虽然难逃灭教之祸,但西方二圣火中取栗,不但策反收容多名阐教金仙,更强渡截教三千红尘客,由此奠定佛门兴盛之基。
太上元始心中虽恨,奈何杀劫已过,无端寻衅终是枉然。
直到千年之后巫族重新出世,太上方窥得一线天机,于是在春秋战国年间携截教多宝道人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立小乘佛教,欲分佛门气运。孰料西方二圣棋高一招,隐大乘,兴小乘,迎多宝归于净土,授佛主尊位,为多宝如来。二圣自身则隐退西方极乐世界,待势起复。
多宝道人本为截教首席大弟子,封神劫中为太上擒获,佯顺隐忍保得性命,又岂肯甘心为人阐两教利用?他继佛主位后,不但致力于佛经东传,而且结好玉帝昊天,阴使手段对仅余人阐两教的道家玄门多方打压。这固然有抑道兴佛的需要,但是何尝没有替截教出一口气的意思?
因缘际会之下,佛门真正在东土扎下了根基。
大唐贞观年间,小乘佛门盛极一时。接引准提开始谋划大乘佛教东传,遂有西游之事。
其时天道大势俱在佛门,太上元始纵有不甘,然无那回天秘术,只徒增烦恼而已。
西游功成,佛教两支合一,气运果然大盛。但见佛光照地,金花漫天,更有禅吟声声,随风直传九天云外。此时光景,其状尤盛截教当年。
太上见大势难违,便专心炼丹悟道,以待时势。
元始却素有雄心,怎肯认输似的蛩伏?他日夜演算天机,终于在因果牵缠之下,觑得佛门一处破绽,多方推演,确认无误之后,他以先天至宝盘古幡混淆了天机,将手中的立教圣器白玉如意打入虚空。
元始这一番动作,最终将三界生灵都卷入局中,并引发开天以来最大因果,导致万灵归宗,天道重列。如此种种,却非此时的元始所能预料的了。
原来,佛门盛则盛矣,却和被灭的截教有同样的罩门,就是没有足以镇压教门气运的先天灵宝。刚不可持,盈不可久。接引准提俱有大智慧,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二圣无奈,最后参考截教的万仙大阵,创出千仞浮屠大阵,此阵分合如意,论及镇压气运的功效尤在截教万仙阵之上,只是布置起来繁琐至极。
道祖有言,封神劫后,众圣非无量量劫不得出世。如此一来,佛门中为千仞浮屠大阵往来奔走的便完全成了那些能独当一面的佛陀菩萨。这其中,自然包括原来阐教的慈航道人,如今佛门的慈航普渡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观音看来温淳可亲。实则心气极高,乃是不甘人下之人。当年阐教五大金仙叛道入佛,燃灯惧留孙俱成一方佛祖,而他与文殊普贤三人却仅的菩萨功果,只因这是接引佛祖的安排,观音便有不满,也不会多言召祸。然而终究意气难平,是以观音一入佛门,即发下救苦救难观世音三大宏愿,立志即使做菩萨,也要做最强的菩萨。
宏愿证道法门传自准提圣人,乃借功德与天道结下契约,修行问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易行,虽然稍嫌根基不稳,然以功德入道,却并无那后顾之忧,所以不失为佛教无上法门。
观音既发大愿,自然不免身入红尘,积修善功用以还愿修行。
却说观音某日神游之际,忽见一牧童从一樵夫手中救下一条白蛇,三者皆灵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