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章  第一卷我的初恋回忆

    第1节  第一章照相馆老板娘

    宁波路上有三家照相馆,其中有一家名叫”毋忘我”,位于和贵州路交叉口,和其它照相馆不同,它挂的不是影星美女像,看不到真人,而是照相馆老板娘的不同姿势像片,老板娘每天站在柜台上接待客户,其中有张照片非常性感,妩媚。附近的小学生经常趴在橱窗上出神观看,看完照片再看人。当时小学生放学后除了照相馆看美女照,也就是戏院看剧照,晚上等在戏院后门看演员本人,影院看海报,偶尔有个电影首映式可以看到美女,苏州河桥上看船,水上人家,摇曳灯影,别外风情,外滩看江轮,十六铺码头看上下旅客,形形色色中外旅人北京路上看消防车,北京中路有一个临街消防队,马路两侧各有4辆车,出动时墙上亮红灯,交通警察指挥马路两边车辆停下,行人也自觉在人行道上等候,消防队员摇着警钟,疾驰而去,很是壮观,40年代上海像样公园不多,常去的无非是闸北公园,在宋教仁墓前捉迷藏,在外白渡桥附近的公园做游戏,要不就是小人书摊上租一本小人书看,偶尔牛庄路上有滑稽演员或者本滩(沪剧)演员唱文明戏,晚上就是去按商家门铃,看到醉眼惺松的夜班店员就一哄而散,不过要是抓住,轻者挨打,重者被拉去见家长,戏迷的会守在戏院后门,等待演员,目睹芳容倒霉时替人挨过,接到扔来的大粪,也可以在戏院前枪花篮的花,那些花多是手帕做的要是高兴,就帮三轮车推过桥,还能得到客人的1角小费,可以买二个五香茶鸡蛋,如果凑够2角就可以去大世界玩玩,或看电影,看戏                                                                不过我有意无意还是经常去”毋忘我”,去的次数多了,就引起了照相馆的老板娘的注意,她推开橱门似嗔非嗔说道;”看什么,回家做作业”很快照片就换了一张半照片。但我还是常去。只要学校需要本人相片时,我总是选择”毋忘我”去拍照,室内陈设几年不变,二边墙上也挂了不少照片,还是老板娘半裸,全裸照片吸引人的眼球,还有一张油画像,披了纱巾似隐似现,看了照片,画像,总要看一眼本人,老板娘身高1米76,风姿袅娜,情态动人,经常穿素色旗袍高开叉,,蓝布鞋,披肩发,一对酒涡,不施脂粉,脸上总挂有淡淡哀伤,让人心生怜惜,老板中等身材,相貌一般,他比老板娘整整大了30岁,他似乎也察觉橱窗前小学生有点多,得意冲着别的商家说:”这年头,有戏迷,影迷,还有照相迷,画迷”然后冲着学生:”,去,回家要钱来拍照”,照相馆生意清淡,也许橱窗里放照不失为经营之道,在那个年代照,舞不祘希罕,不过必竟是风云突变年代没人来照相解放后也就是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橱窗里多换成穿中山装的像片,过了一年总算有张女孩坐位照,还是周岁的。怎么看这张照片和老板娘也没有什么关系,橱窗里清一色陈设,看的孩子也就不多,只有我一直看到上中学          我的小学在福建路,中学在北京路,反到离照相馆更远,而且中学社交活动多,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在照相馆前徘徊,于其说看像片还不如说看人,老板娘比我大12岁,绝代佳人,解放后即使换成一套蓝布服,但还是透着那么美一放学我由不得自己就会在橱窗外向里张望,只要有机会就去她那儿照相,看她几眼,,老板照相,她打下手,她像磁铁,总吸引着我,照相馆是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她的后门开在弄堂里,每天早晨偶尔可以看见她去牛庄路菜场买菜,返回家的路上买上早点照相馆9点开门,中午不休息,可以看到她去弄堂口的饭摊上买饭,她总是化4角买一碗大汤黄鱼,3角一盘白斩鸡,,而我天天也在那儿吃一碗饭,一碗2角8的小汤黄鱼,碰面多了,也就引起她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