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任务就是去驳倒自己的证券分析命题,而且驳倒得越多越快越好。由于必须对于已经提出的证券分析假说、理论和预测进行理xìng的批判,所以,分析家以试错法为工具所作出的证券分析,就会具有"批判理xìng主义"的色彩。运用试错法从事证券分析,必须注意,科学的证券分析起源于大胆的假说和猜想,证券分析的科学价值在于证券分析家提出了惊人的、骇俗的、意料之外的分析、预测、建议。尽管证券分析的内容根据已经存在的证券分析理论判断显得不可信、不应该和不可能,但是不管它显得多么不可信、不应该和不可能,只要它能够成功地解决已经存在的证券分析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并且居然能够在证券市场上为市场趋势所确认,它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具有科学价值的证券分析。有理由认为,"大恐慌"中的罗杰·巴布森、包罗·M·沃倍格、伯纳德·巴鲁克和约瑟夫·P·肯尼迪,以及在"大崩溃"中标新立异的约翰·K·加尔布雷斯,都是20世纪美国证券分析史上最成功的证券分析家。其次,在应用试错法从事证券分析中,大胆的假说、出人意料、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猜测和冒险的分析,经常是具有科学创造精神证券分析家的直觉、自由想像的结果,并不完全合乎日常的科学逻辑常识。所以,证券分析家可以选择某些形式的非理xìng主义,甚至一些彻底的,或者全面的非理xìng主义。最后,和波普尔的逻辑相悖,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逻辑认为"证券分析的瞬间理论"既不利于成熟分析理论的繁衍,也不利于新分析命题的成长。因为,在具体的证券分析中,一次xìng的证伪并不可以看作决定xìng的判决,并不一定能够说明证券分析理论的错误。何况,证券分析家都是"厚脸皮",不会甘心一驳就倒。当然,应用理xìng批判主义"理xìng批判"理xìng批判主义,也完全符合波普尔的逻辑。〔未完,待续〕金融炼金术:证券分析的逻辑(十)3、金融炼金术"炼金术"本来又称点金术,它是企图把普通金属冶变成为真金实银的幻想、道术和方法,可谓古亦有之。一般认为,炼金术滥觞于古代印度、希腊和阿拉伯。"还丹一粒,点铁成金",中国古代灵照禅师的炼丹术其实也是一种炼金术。但炼金事业发展到18世纪初期,近代的自然科学家特别化学家几乎将炼金术士所梦寐以求的神圣理想一举粉碎,尽管一部分炼金术士依然故我,并且踏上日趋神秘化的迷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其实真正的"炼金术"就在金融市场及其金融分析领域。对此,索罗斯于《金融炼金术》中洋洋自得地表示,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炼金术均已宣告失败,因为贱金属无论如何也炼不成贵金属,而只有独特的"金融炼金术"才有可能成功。究其原因,在于独特的金融市场,在于独特的金融分析,在于独特的金融投机家,正是"这些比炼金术士聪明的人们能从无中生出金来"。1992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应用金融炼金术倾其全力沽空英镑和里拉大赚20亿;英格兰银行动用150亿与索罗斯斗法,结果损失68亿。在证券市场上,向久远时代的灵照禅师索取点铁成金的法术显然不可能。但是,事实和分析表明,索罗斯"zhēn rén"(Guru)却可能拥有一种真正的炼金术。"金融炼金术"的核心思想在于不完全理解及其反shè理论。针对"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误解,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表示,市场在方向上永远具有某些偏颇:市场永远是错误的;市场能够影响它所预测的事件。在市场上,做成投资决策如同拟定科学假设,再以实际状况加以测试。这里,主要差异在于投资决策之假设其目的是赚钱,而非建立一项普遍有效的命题。炼金师经过长期而艰辛的奋斗,最后终于因为无法成功而放弃了努力。明确地说,科学家不论采取何种行动也无法将贱金属变成贵金属。金融现象则不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