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爷们无一个不相信二爷的说话。有时也请祖荫开几张方子,他书法写的是赵松雪体格,极其秀润,文理也通顺,yào方是自小晓得的,所以开出来的通套方子,倒也大家说好,横竖那些大人先生也无一个是内行,赚得过他的。况且那绅宦家的毛病,也是不要紧的,只要在浮面上开几味和和平平的他就欢喜吃了,倒也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二年中,把祖荫的医名,闹出来了。遂托吏部文选司张少爷捐了一个吏部员外郎,与那一班阔少,来往更加亲近,且结jiāo得更多。

    不料仲英子四月内发了病,日日服yào,毫无功效,竟于四月底去世,文彬写了一封急信进京,祖荫接到了不免大哭一场,选匆匆忙忙的致信辞别各位大人先生,那各处送来的赙银,凑起来也有千金,遂于五月中旬回南,到得家后,与文彬办过丧葬,在家守制。一二年来,家道渐落,想yù以行医为生涯,恰好在京所结识的京官,也有放外省,到江苏来做的,祖荫便写信进京,托在京认识的官员致信与各处显要,推荐他的医道,遂到马路上租了一所大房子,门上贴起贝氏医室。初起生意,也是平常。忽一日,清两个差官到来,这差官是哪里来的?原来镇江关道张观察是翁大人的门生,也有六十上下年纪,素常有个痰喘毛病,不时要发,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经不起常常发病,这回子发了一阵。竟躺在上,不能起来。不但精神模糊,言语蹇涩,而且骨瘦如柴,遍体火热。到得后来,竟致痰涌上来,喘声如锯,病了两月,在镇江城内城外,及丹阳、常州等处,只要稍稍有点名气的医生,通统请到,一个方子,总得叁四个先生商量好了,方才服下。而且一帖yào,至少叁四十块洋钱起价,若是便宜了,那张太太一定要闹着,说是“便宜的yào,那里有好货,这yào吃了是不中用的”。所以医生开的方子,总是那吉林参、珍珠粉之类,吃下去,初则不知不觉,吃到后来肚子也胀了,痰声也加多了,越吃越不象样,及得到翁少爷荐来的信,说这贝祖荫的本事,是当今少有的,现在上海行道,张太太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打发两个差官,拿了大人的名片,到上海去请,要多少银子,就给他多少银子。好在上海有来往的银号,可以就近支取的。两个差官,奉了太太的命,马上动身,等到到了上海,找到了祖荫的公馆,一看倒也绝好场面,上门看病的不见几个,差官将名片投上,说明来历,祖荫见是镇江关道来请,知是阔老荐来的,要装点架子,说道:“啊哟,今天明天两日外面已有许多人家早来请过,已答应他去看的,此事有些为难了。大约两日以内。难以动身,须到后天方能应命。”那差官急要请去,说道:“先生总之一样看病,先生在府上,每天有多少进金通统包算就是了。”祖前沉吟一回道:“论起我的门诊出诊呢,每日至少也有二百块洋钱进门,况且出远去看病,又与在家不同,如要包算,每日叁百元,盘川在外。”差官-一遵命,祖荫见差官已答应包洋,便满面笑容的说道:“二位路上辛苦,请在舍下歇宿一宵,兄弟略备酒席,到晚间请二位小酌。”又说了差官许多好话,那差官便也欢喜的说道:“大人毛病,极为沉重,耽搁不起日子,请先生即速动身,先生的盛情,心领就是了,我等在轮船上,包了大餐间,一切供应都有,不必先生费心。”祖荫道:“既如此,就收拾动身罢。”即带了跟班,搬了行李,同差官上轮船去,在轮船一切供给,不必细述。

    明日到得镇江,已是黄昏时候,上岸坐轿进城,到关道衙门歇下,两个差官,先进去禀过张太太,即请祖荫在书房内歇下,当时就有一班幕宾,及几个医生,来与祖荫叙谈。祖荫略为问过病情,即与诸幕宾及医生们,畅谈一切,利口善辩,巧言如簧,座中二十余人,无一不照应周到,人人如意,个个欢心。及索现前医诸方,亦都赞好,盖祖荫因自己本事平常,每到客边地方去看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