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登燕子矶记
金陵古都会,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矾以拳石得名。矾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峭壁山岩,石笋林立。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江相属,至此忽突起一峰,单椒秀泽,旁无附丽,傲睨诸山,偃蹇不相下。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波涛浩渺中砥柱怒流。西则大孤、小孤,东则润州之金、焦,而矾据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矾土有祠,祀汉寿亭侯。迤西有亭,壁上石刻“天空海阔”四大字,奇矫怪伟,为前大司马元明湛公书。按,公曾为南国子祭酒,又历宫南吏、礼、兵三部尚书。“公崛起岭南,从白沙闻学觉之宗,与阳明上下其说,天下称甘泉先生。祠南,亭三楹可,壁间题字丛杂不可读。独椒山先生四绝句与文寿承书(关祠颂》同镌一石。其一云:“乐乐清光上下通,风雷只在半天中。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yīn晴便不同。”读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谍、风帆、沙鸟,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山以隋扬得名。东眺京江,西溯建业多,自吴大帝以迄梁、陈,凭吊兴亡,不能一瞬。咏刘梦得“潮打空城”之语,惘然久之。时落日横江,乌柏十余株,丹黄相错,北风飒然,万叶jiāo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栗惨骨,殆不可留。题两诗亭上而归。时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题记:本文写燕子矾的风光,笔墨极简,只三面临江、据金陵上游、波涛浩渺中砥柱怒流、峭壁山岩、石笋林立、单椒秀泽、傲晚诸山数语便写出燕子矾在数十名山大川的金陵都会以拳石得名的缘由。文章更多的是着眼于燕子矾的古迹:祀汉寿亭侯之饲,大司马元明湛公所.书“天空海阔”四大字,椒山先生四绝句,文寿承书(关饲颂)、以隋场帝得名之晋王山等等。这些古迹与文章最后的凭吊兴亡、惘然感怀以。及文末“落日横江”、“北风飒然、万叶jiāo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栗惨骨”的描写,构成了本文浓浓的怀古伤今的色彩。作者简介:王士祯(162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顺治间进士,官室刑部尚书,谥文筒。论诗创“神韵”说。所作多写日常琐事及个人清怀,描摹山水,吟咏风月。生前负有盛名。亦能词。有《带经堂集》,另有《池北偶谈》、《渔洋诗话》等。
●清朝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破岸起伏多态,竹木葱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国亭树石,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雨人靓妆玄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菌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肪,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jiāo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护,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子今日,未可知也。
题记:王士祯是清代著名的“神韵”派诗人,这篇小品,对于红桥风景,只用寥寥数笔进行勾勒,并未描摹其具体形状,追求的却是一种天然的神韵和情调。写桥,只说在林木蓊郁、清流映带处,有座桥仿佛垂虹饮于洞,又仿佛盛妆美人照于明镜之中。红桥的形、神都摇曳多姿地展现于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