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喜名。不然,何以与引为俦列耶?叵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题记:文章首先征典籍,引传说,诠释慧山的别名和古迹的由来,然后重点介绍了慧山寺,把望湖阁下瞰上湖,掌睨诸山的景色,写得气象恢宏。最后作者在比较中议论,在议论中抒情,为慧山寺至灵至而不被人知惋惜不平。他关于“德行为源”,“冠裳为流”,应该“敦源伺流”的议论,无论用以喻物喻人,都十分深壁,精当。

    作者简介:陆羽(733-804):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称桑翁,又号东冈子、竟陵子。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xìng诙谐,闭门著书。与女诗人李季兰、僧皎然jiāo往。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恸哭而归。顾况有《送陆羽归慧山》诗,知其曾隐于此。

    ●宋朝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