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这样,工作找到了,梅十三略兴奋了下,接着又开始烦恼住的地方。与其不知底细地满街乱转,还不如寻个熟悉环境的人帮忙。

    “哎?公子想在附近赁屋而居?呃,这个小人倒是知道几间,靠近闹市的也有,不知公子意欲哪种环境?”

    在福来客栈,那个热情的店小二问道。

    “清静点的,闲杂人等少些便可。”梅十三一见有门,不禁眉头舒展,心中郁结顿开。

    店小二努力在脑子里翻了几番,“清静点的有倒是有,不过离我们闹市远些。就在拱桥南街的古家草庐挺适合,只不知公子是否会嫌弃。”

    “古家草庐?嫌弃?这话从何说起?”梅十三好奇道。远些无妨,她身怀绝技,再远的路程也不过眨眼功夫。何况,远些才好呢,省得她弹琴或练剑招人现眼。

    店小二摸摸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道:“不知公子这两天是否听说过古小神医,古家草庐指的就是他们家。古家本是家境清寒,全凭几间破旧草庐赁人赚点微薄之用。虽说如今几经修葺一新,可可人们总有些忌讳,说那是给病人住的地方”

    古人的思想跟现代人大不相同!现代人是巴不得有位神医住自己家,可在古代,大夫这个词表示着他经常接触各种病人,住在附近倒是能令人心安,可一旦住在隔壁大家就不自在了!更别提住到大夫家,好像诅咒自己有病似的!所以大多人对神医是有爱也有嫌的。

    “诶?现在有病人在那儿住?”梅十三微怔,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神医嘛,病人多点不足为奇,但她奇怪的是,既然病人多得住上他家草庐了,生活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好好的草庐为何还要赁出去呢?

    再问方知,原来那古小神医为人厚道,不管穷人富人均一视同仁,只要病人在他面前哭一声穷,诊费立降一半,再哭全免;无声低泣的话,他还会倒贴药钱~。真正的穷人很感激古小神医,但也有不少人私底下笑话他。

    “人人都说,幸亏他家不是开医馆的,否则唉。”店小二苦笑。对于古小神医的这种特性,不知愁死多少替他忧心的街坊。

    梅十三无声笑了笑,“那就麻烦小哥帮忙问一下,如果他家有地方,就租下吧。”

    “哎,好咧!”热忱的店小二爽快应下。

    店小二没让梅十三等太久,上午刚问的事,中午梅十三逛街回来便得了讯,古家草庐果然还有三间空屋子,每月一百文。这个价格不贵,梅十三二话不说同意了。

    不巧的是,屋子的主人古帘出诊去了,有店小二当中间人,带梅十三与古家族伯认识。打赏了店小二,梅十三便跟古家族伯一起去古家草庐看地方。

    说是草庐,其实并非全是稻草与泥巴。古家的草庐,房顶是用厚实的干草扎成,墙却是木板搭建而成,而且屋子结实干净,内屋光线明朗。不管外人怎么看,反正她是十分喜欢的。

    草庐是二进的院子,前院正堂乃租客用餐c休憩或与亲友闲娱的地方。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西厢的三间已经住满,听说是一大家子,来找古帘医治的重症,五年前寻医住下,住下就没离开过,这一点最惹人非议。

    大家都在猜想,这么难治的病,岂是寻常症状?于是更加没人敢来这儿赁屋了。

    东厢暂时只有梅十三,她选了靠近正堂的一间,因为厨房就在第三间厢房的旁边。

    除此之外,草庐的外边还有一排草屋,那可是一座真真切切的茅草屋!

    墙是用泥巴和着草茎筑成,野树之木搭成的橼子,屋顶上盖了厚厚长长的稻草,简简单单用藤条竹子编扎而成的床铺桌凳。这几间简陋的草屋,是近两年才搭建给路人遮风挡雨,或者留病患住宿的。

    毕竟古家草庐不算大,而且又有外来住客,不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