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君之所以尊者。令也。令之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之。”“权势”是君主的本钱;令是权力的表现,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势”能。为了确保“势”,令出须有“名”,大约是名正言顺之意;令出须讲“法”,大约是讲究策略,不能单凭喜好,需要兼顾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此,申不害曾说:“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秤轻重。”令行须按“术”,大约是在执行法的前提下使用的,乃是一种帝王心术,并不对外公开;对此。申不害又说:“君如身,臣如手。”

    综上所述,申不害的学说在当时很有市场,不然他也不会成为一国之相。化名申不害的申公豹,即得盛名权势,宣扬传授的却是阐教道统。终归申公豹受了镇元大仙。尤其是胡卢的影响,兼之未得本教真髓,宣扬过程中难免加上自己的理解,乃至最终传授的阐教道统有所差别。

    尽管申公豹自认为问心无愧。奈何元始天尊不这么认为;倘若换个时候,或者元始天尊会理解申公钓的用意,即使心中不悦,至多不过斥责申公豹几句,但在内心却是欢喜的。这就如同镇元大仙遣姜尚入世,身化管仲一般,虽然在行事过程中使用乃至无意宣扬了多家学说,但其最终目的却是振兴名教。

    只能说造化弄人,元始天尊亲自入世,化名荀子,竟然被一个“仰慕他教”的弟子给比下去了。为什么门下会“仰慕他教”?为什么做老师的竟然比不过自己“仰慕他教”的弟子?是你元始天尊无才?还是任人唯亲,卸磨杀驴,不能善待有功的门徒?虽然尚无多事之人对此说什么,但是无论如何均不会涨元始天尊的面子。

    元始天尊很生气,原本有意重罚申公豹,却有不得不心存顾忌。罚申公豹易,堵天下之口难;不论申公妁的行为属于什么**质,总是有功于阐教。一旦重罚,即使申公豹无令而行在先,传扬出去,亦显得元始天尊没有容人之量。尽管修行他教道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违忌,但各教间的jiāo流却是正常行为,不能禁止的。否则就是歧视他教,容易引起他教不满,进而引发孤立、敌视等行为。

    因此,元始天尊最终能做的,不过是将申公豹斥责一番,然后说:“以后不可擅自行动。”申公豹是何样人,或者道行修为和元始天尊比都没法比,在人情世故上却未必比元始天尊差了半点儿,甚会查言观色。又有黄龙zhēn rén劝说在先,稍一思索,就已猜出大祸临头,元始天尊这是要坐等时机,准备秋后再算帐。

    申公豹一对心灰意冷,伤心至极,忽生了无生趣之感。自归洞府未几,有黄龙zhēn rén来访,问及申公豹面见元始天尊经过;申公豹不*使黄龙zhēn rén担心,只是简略并未提及自己的猜测。半晌,黄龙zhēn rén叹道:“幸好你听贫道之言。未曾修行镇元大仙的法门,否则以老师的心**,此次你凶多吉少。”

    待到黄龙zhēn rén离去,申公豹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暗思出路,心道:“你元始天尊不仁,莫怪贫道不义;何况当初你收贫道入门,亦是另有图谋,意在封神。只是天算不如人算,未得得愿所偿。即使你把责任推到贫道身上,贫道亦不曾生了叛教之心;蝼蚁尚且贪生,如今贫道却顾不得许多了。”

    即要自谋出路,申公豹少不的要思索一下,能投何方,何人能护得自己周全。最终,申公豹很是沮丧的发现,若无机遇,仅凭自荐,有能力保全自己的几位圣人,皆没有理由收录自己。无奈之余,申公豹只得安慰自己:“且出游历,广结善缘,将来或有可用之处。

    如是,申公豹再次周游天下。发现当世之风云人物,非是别个,正是化名苏秦的燃灯道人,竟然身怀六国之相印。稍一打听,方知办秦能有如此成就,全凭胡卢曾经讲授的“纵横之术”,于是申公豹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