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逐步找到了更多新的记忆。可是当他对新记忆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他已经找不到原来的自己?

    我当时把这个稿子定名为《寻者》,写的就是一个“我是谁”的故事,故事写到最后,大概两万字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结尾,于是草草加了一个“一觉醒来,主人公发现只是一场梦”的片段充当结尾,坑爹无比。如果如今的我碰到一个这样的稿子,一定会大笔一挥:“稿件思维奇特,但结尾苍白无力,婉退。”

    这是一篇少年时不过关的创作,却也是少年时想象力的一次迸发。烂尾文是会被退稿的,而想象力与疑问,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yù望,在生命中却是永远不会被退稿的。

    《光年》就是树下野狐开始正式对未知世界的一次探索之旅,从牛顿的密码到梵高的画,从疑惑的自我到失落的世界,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布下了重重疑团,让人读的喘不过气来。故事的场景也如好莱坞大片一样瞬息万变,从雪山到荒野长城,从万丈高空到地底墓穴,从摩天大楼到远古世界;史前巨兽、神秘鲧族、会唱歌的水晶头骨……这一切如同暴走的胶片,黑白jiāo错,光耀频繁,刷刷有声。而丁洛河,这个失去了身份,失去了认同的年轻人,就是在一个夏天的午后,被卷入了寻找世界之谜的探索旅程里。

    他的未来会是怎样?谁也不知道。因为《光年》的故事,以及对宇宙密码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我识得树下野狐已经快十年,从最早的《搜神记》的责编到如今催稿《光年》,和他整整打了近500万字的催稿战役,也和他讨论了无数次的小说剧情。他是一个国学功底以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作者,文字里总是闪耀着智慧与知识;他也是一个拖稿丝毫不逊于江南的作者,拔电话线关手机QQ上装死是常有的事儿(众烩饭知道我的苦楚了吧?)但他却真的是个极会编故事的作家,每次读完一个篇章,你又被悬念勾得很想去读下一章。故催稿虽痛苦,但催到稿子后先睹为快,又是一件极爽的事情。

    所以这个夏天,《光年》第一部出版,我们将会有一次酐畅淋漓的阅读之旅。

    写在《光年Ⅰ迷失银河》出版之前

    序幕 终结日

    那日临近

    势如烧着的火炉

    凡狂傲的和行恶的比如碎秸

    在那日必被烧尽

    根本枝条一无存留

    《旧约玛拉基书》

    1727年3月31日,lún敦。

    风凄厉的叫着,从窗缝、门缝冷飕飕地钻进来,刮得烛火明灭摇曳。艾萨克牛顿颤抖握紧鹅毛笔,看了看窗外,黑沉沉的天空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就像一个被宇宙遗弃了的角落。

    他突然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尖锐而森冷的恐惧。

    他快要死了。

    令他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这个花费五十年光yīn才破解出来的秘密。一个关系到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他是该将它长埋心底呢,还是留给某个和自己负担着同样使命的人?

    漫漫长卷,只剩下最后一个篇章了,就如同着长夜里将至未至的黎明,等待揭晓。主啊,请你给我一个明示。他将左手压在古卷圣经上,闭上眼睛,默默地祷告着。

    天空划过一道枝型闪电,“轰!”雷声震耳。牛顿右手一颤,墨水滴落在那叠厚厚的稿纸上,洇成了奇怪的形状。

    狂风大作,几扇窗户突然从外向内“乒乒乓乓”地被撞开,桌上那摞叠的整整齐齐的稿纸顿时随风乱舞,纷飞如雪片。

    牛顿下意识地兜手去抓,却已经来不及了。有的翻卷着冲出窗外,直上夜穹;有的飘摇着落入壁炉,火苗立刻窜腾。顷刻间,半个世纪的心血、数百万字的着作、几千年的秘密……全都七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