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学历史课本的人想必都还记得,在书中唯一提到丰臣秀吉这个名字的是在讲日军侵朝的一段说“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为了实现称霸亚洲的野心,在1592年出兵侵朝,在中朝人民的联合打击之下惨败,结果丰臣秀吉郁闷而死,日军大败而归”还画了大大的李舜臣的头像和龟船(原文记不清了,大致是这么说的)在某些教参里还有如下注释:丰臣秀吉作为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谋,是一个历史罪人;作为战争的战败者,他又是一个无能的败将,在亚洲历史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云云
事实上,当时的战局远非“在联合打击之下惨败”一句可以轻轻带过,至于评论秀吉为“无能败将”则更不能令人信服我不是亲日派,但本着真实治史的原则,有必要简略介绍一下这次中日朝三国首次大冲突的过程,顺便为习惯了窝里斗的战国名将们在东亚地区来个横向比较,看看和当时的中朝将领相比,究竟如何
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纪,大和政权就在朝鲜半岛的任那地区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倭五王时期还曾先后向当时中国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为朝鲜和日本的总督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时进时退,最盛时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孤悬衡,要向大陆发展,唯有从朝鲜一途所以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固有其野心的关系,但传统的因素也不小
早在征讨毛利的时候,秀吉就写信给信长说待到大军平定本州后就要进发九州,然后图朝鲜以窥大明在征服高野寺以后,在给一柳末安的信中也说“日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甚至他还曾委托传教士购买两艘欧洲战舰年在写给朝鲜李王的信中更为露骨地地表示“予入大明之日,将士卒临军营,则弥可修邻盟也,予无愿也,只显佳名于三国”
当时的朝鲜为李氏王朝所统治,正陷入东人党和西人党之争,象李舜臣这样的干才都被压制在基层而明朝正是明神宗在位的万历年间,由三四十年前收拾倭寇都费劲的情形来看,军队也强大不到那里去秀吉对情况知道的很清楚,这导致他的野心开始膨胀,意图建立“三国为一”的大帝国
1591年在征服了奥羽的诸大名后,秀吉就着手准备开战虽然黑田如水考虑到国内的形势,反对征朝但此时的秀吉醉心于“显佳名于三国”的美梦,结果如水的提案遭到无视,征朝的计划还是启动了他首先在肥前修筑了名护屋城,作为侵朝日军的总指挥部,由他亲自坐镇然后他把关白之职交给了那个日后的杀生关白秀次以备不测在将领和军队的配备方面,秀吉共调动了五十万人,其中三十万用于作战,十五万人是先遣队先遣队分为八个军,宇喜多秀家为总司令官,小西行长率第一军,加藤清正率第二军,黑田长政率第三军,同时还有九鬼嘉隆的四万水军和七百艘舰船另外还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衫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正宗统帅的十万人马驻在名护屋做为预备队一时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可以说是日本当时的最豪华阵容而在战略上,日军采用的是德川家康的提案,确定了“陆海并进”“以强凌弱”“速战速决”的战法;以水军保证陆军的战略物资供应,陆军分三路齐头并进,一举占领朝鲜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秀吉于1592年4月正式开始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1592年四月(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文禄元年),日军的先遣部队渡过对马海峡,于4月13日在釜山登陆,战争正式开始这一年是壬辰年,所以朝鲜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小西行长首先在釜山登陆成功后,加藤清正率后续部队继续登陆,庆尚道的朝鲜水军则彻底被九鬼嘉隆所败,右水使元均竟船舰,根本无法配合陆军阻止敌人登陆结果小西行长轻而易举地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