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不起商贾买卖,而我最想干的事就是经商。别的营生都是虚的,唯独经商来钱最快。”卫鞅申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心里话,他也只能在屈原这种素不相识的人面前讲,要是敢在公叔痤面前凑热闹,非得被啐一脸不可。说出心里话的感觉,就是舒服。

    他说的舒服,屈原辨明并非作伪之后,听得也舒服。“在下是作马匹买卖营生的。”

    卫鞅来了兴趣,这玩意赚钱那,问道:“怎么做?”

    屈原徐徐道来,“安邑城的那些达官贵人,哪家需要购买马匹,就找到在下,在下往草原上跑一趟,购回所需数目的马匹回来交接,从中赚取差价。”

    “一次来回多少匹?”卫鞅问道。

    “多则四五百,少则两百。”

    “战马多少价钱,养马多少价钱,驯马多少价钱?”

    屈原见卫鞅问得那么仔细,懂得战马养马驯马的区别,显然是懂行之人,爱财之言,所言不虚,不由得倍感亲切,说道:“当前安邑城里,战马二百金上下,驯马一百一十左右,养马七十八十金不等。此时才知,先生所言不虚。”

    卫鞅笑道:“我是将心对屈兄了,安邑城有哪些货物,适宜卖到草原去?”

    “草原的蛮夷,喜欢珠玉黄金,粗盐粮食,器皿陶瓷。那等粗鄙之人,凡是中原之物,无不欢喜。我等在赵国c韩国等地购置这些,贩卖到草原,当然粗盐粮食这些,我们是不敢碰的。再从草原贩回马匹牲畜,一年这么一两个来回,获利也不少。”屈原也笑道。

    卫鞅见过坦诚的商人,没见过这么坦诚的,把自己的底细全部都抖了出来。看来这个时代,真是商人的天堂。当然,指的不是偷税漏税,坑蒙拐骗方面。而是说,整个社会环境,商贾的缺乏,行商的暴利,经商之人的道德品质,无不是处于历史长河的顶峰。

    “看来屈兄买卖做得不算大,若是本钱足够,安邑城设一个车马行,草原上也定下价格交易的地方。中原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草原,草原的马匹源源不断的赶到安邑屯养。何必等安邑城有人需要,再动身呢。安邑往草原,路途遥远,风险不可预计,更多的时候要看天吃饭,下雨了不能行,风大了不能行,下雪了不能行,路垮塌了不能行,遇上打仗了,更完了,不是被乱军杀了人,就是被乱军杀了马劫了钱财。要是按我说的做法,挑准了好时候才动身,不是风平浪静我还不去呢,但有风吹草动,我边老老实实窝家里头卖我的马匹。”

    屈原哎呦一声,这位仁兄不是同行更像同行啊,“先生是真知我商贾的艰苦呐,一言一字,丝毫不差。”脸上微微一红,“说来惭愧,在下家资不厚,只能吃苦冒险。先生的做法,屈某何尝不知。那做法,怕是唯有赵国的王氏那等大商家才有足够本钱,至于在下,只能梦里想想了,惭愧,惭愧。”

    “不敢,不敢。”卫鞅连连拱手,不断的劝酒。

    两人越喝越开心,越喝越投机,快要称兄道弟了。别看屈原年纪不大,打小走南闯北,见识可谓是广博。从楚国的珠宝玉石,到赵国的兵器,鲁国的丝绢,魏国的粮食,燕国的皮革,韩国的生铁,齐国的盐。何处价格高,何处价格低。楚国猗氏的牲畜最好什么时候买,病痛少。北上草原最好几月出发,几月回来,怎样恰着时间走,路上的天气最好。洋洋洒洒,简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卫鞅快要五体投地了,从他看来,甭管那个屈原名气多大,这方面肯定比不上这个屈原。如果非得挑一个卫鞅更敬佩的,非眼前的这位屈原不可。

    “听屈兄一席话,胜过卫鞅读十年书啊。”卫鞅如此感慨,盘算着往后是不是专门花钱请想屈原这样的商人来陪自己聊天啊,用不了多久,他对各国各地的商情了如指掌不敢说,彻底弥补他这一块缺板是肯定的。还别说,卫鞅有那么一项自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