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觉得黛玉的话极有道理,孙思邈认为面脂面药澡豆等皆是日常所用之物,理当人尽皆知,便有《千金翼方》,后又将毕生所知编纂成书,《千金方》c《千金要方》等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药王美誉传承千古,自己所知的急救知识全是拾人牙慧,为何不能外传?诸如溺水c中风c昏厥c烟熏c失血等急救方法若广为人知,必能减少伤亡。
次日一早,紫鹃便在黛玉书房里铺纸研墨,默写自己知道的各种急救知识,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现场急救,打算先粗略默下,然后逐条增删修改,力求细致入微。这不是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所以紫鹃也不着急。
而且,她虽然跟着黛玉读书练字,书法不错,但是她写将出来的是白话,等编纂完成后还得请黛玉逐字逐句改为文言文,她打算编出两版,一版白话文,一版文言文。
黛玉一口答应,道:“这是名垂千古之事,绝不言辞。”
接着,她又兴致勃勃地替紫鹃想名字,又替紫鹃想别号,连列十几个出来,总觉得都不好,忽有王老太医打发小药童儿来找紫鹃过去。
一开始是王老太医拗不过林如海所请,亲自来林家教导紫鹃,黛玉和紫鹃想着老太医上了年纪,让长者舟车劳顿倒成自己的不是了,所以后来改变了方式,都是紫鹃每日乘车到老太医府上学医,此后三节两寿必定亲去拜见送礼。”
紫鹃扶着老太太进药房坐下,又亲自倒了茶,道:“老太太,咱们在这里难道就不能说了?正好和先生作伴。不然,咱们往后面去了,这里只剩先生,岂不寂寞?”
王老太医摇了摇头,王老太太道:“也不知道药房怎么就那么香,你们都爱在这里。”
紫鹃听了,抿嘴一笑。
王家至今仍有人在太医院就职,平时又出入达官显贵之家,家资丰足,院落阔朗,一大家子没有分家,都住在一处,人既多,未免就有些是非层出不穷。
兼王家终究不是正经的官宦人家,在京城中底气不足,偏又想做大家气派,又常常明争暗斗,自己每常在王老太太房里,王家的太太奶奶姑娘们夹枪带棒c含沙射影地说话,一来二去,她就只进老太医的药房,只给老太太请安,余者都不理论。
瞧着紫鹃的模样举止,王老太太越看越喜,越看越爱,这般的人品本事,便是许多千金小姐也不及,性情又好,老太爷常说她前程不可限量,可惜出身不好,偏生是个丫头,不过大户人家的正室夫人做不得,二房却是轻而易举。想到这里,王老太太眼睛一亮,心中盘算哪个儿孙最合适,肥水不流外人田,等问过口风,再去跟黛玉说,料想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王老太太觉得自己家虽比不得正经官宦之家,但在京城里也颇有地位,紫鹃这么一个丫头出身的能嫁到他们家做二房,是积了几辈子的福,只有自己家里才能容忍紫鹃继续学习医术,同时解决了自己家因是男子行医以至于贵妇有难以启齿之疾后不肯请他们诊治的缺憾。
等紫鹃走后,王老太太立刻说给王老太医听,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道:“紫鹃丫头的医术这样好,单看她治好刘姑娘c顾四爷和桐哥儿就能看出来了,假以时日,医术定然愈加□□,也肯定有人慕名来访。这样的一个女大夫到了咱们家里,咱们家必定是如虎添翼,她不是正室夫人,也不用担心女妇行医丢了咱家的颜面。”
王老太医听了,亦觉意动,但很快就摇头道:“不可!虽然我只教紫鹃丫头不到一年的医术,但我能察觉到这丫头骨子里的铮铮傲气,这样的女孩子自尊自重,令人敬佩,必然不肯委身做妾。倘或做妾,难道将来林姑爷不比咱们家的子孙强百倍?她又是林姑娘的心腹大丫鬟,林姑娘头一回便会想到她。若是叫咱家哪个子孙三媒六聘地正经提亲求娶紫鹃丫头为妻也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