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报纸看到这情景的鲁迅先生都出言讽刺,做了一首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鲁迅先生已经看出了几大新军阀的嘴脸,他们跟北洋军阀是一路货色,真正不明白的恐怕只有碧云寺外那些看热闹的人了吧。
当时,日本媒体曾经发表评论:站在孙中山先生陵前的这四个人,根本就是貌合神离。西山大典,不过是四位巨头的一次旧军阀聚会,目的就是为了重新瓜分天下。一番评论,真是把蒋c冯c阎c李四个人的关系一针见血地说了出来。大公报以将星聚合时局顿展为标题发表评论,看来寄望落空了。
果然,西山大典完结的第二天,各大军阀就开始私下互相连接起来。
此时的胡明华虽然偏局西南,无论名气还是实力,在全国也能排在中游,不得不小心应付着李宗仁这几个新军阀。
李宗仁的兄弟白崇禧第一个来拜访胡明华,桂系有几万人此时驻扎在北京,他们从广西经过两湖河北直到北京,在中国摆了一个纵横南北的长蛇阵。因此其广西老巢就显得十分空虚,而白崇禧拜访胡明华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胡明华能与桂系结盟,商议滇桂之间进行紧密的军事c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修建滇桂铁路的可行性等一系列合作议题。
之后是阎锡山,虽然山西与云南地域上间隔数省,胡明华与他此前也未有任何交集,不过阎锡山自民国初年就历任山西都督c山西督军等职, 励精图治,奉行“中的哲学”,就是适中求对,不偏不倚,万事都不能偏激,这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意蕴。在张作霖和冯玉祥交恶时,阎锡山趁机给冯玉祥一击,抢占西北地盘,收编了冯玉祥的部分军队。北伐战争打响后,阎锡山率领晋军仅作壁上观。眼见北洋军阀抵挡不住蒋冯李三大集团军的攻势,再加上蒋介石以津京两地相赠,阎锡山才毅然宣布加入北伐战争。蒋介石对阎锡山采取笼络的态度,目的是利用地方实力派来牵制其他地方实力派,达到实力上的平衡。蒋介石所用的帝王之术,古代称之为两桃杀三士,正是此一举,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中国政坛上有名的不倒翁。他此时派人与胡明华联系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希望胡明华与他以后在政治上彼此支持,经济上互相合作。
接下来是冯玉祥,他派人来联系,目的是从胡明华这里购买一批军火。西北军从来辛苦,粮饷供应不足,枪支弹药就更不要说了。虽然占领了河南后,有袁世凯建立的巩县兵工厂提供军火,但是远远不够西北军装备的。因为此时的西北军已经扩编到了40多万人,是四大集团军中规模最大的。也不知冯玉祥从哪里打听到胡明华手中有大量淘汰下来的包括汉阳造步枪c老式火炮等装备,虽然胡明华看不上,别忘了对于枪支奇缺的西北军来说,这可都是宝贝。经商议胡明华答应以向冯玉祥提供2万支步枪c子弹150万发,总价75万大洋。要知道这一时期,一支新的汉阳造步枪的价格不下40块大洋。
最后来的是蒋总司令,他派来了自己的侍从文官林蔚,此人出手阔绰,先是请胡明华的手下们天天去酒楼吃饭喝酒,还在酒店包了房间,天天邀请众人打牌,每次上桌桌子抽屉中已经放了两万大洋的本钱,打完后不管输赢全都带走。这样的手段却让胡明华很反感,去了三天后,就禁止手下再去了。然后开宗明义问林蔚想要什么,林蔚回答说,希望胡明华要支持蒋总司令。 虽然蒋现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c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要职。但 他的地位不稳定,党内批评的声音很多,他与各个集团军之间也有矛盾,各个派系之间相处得并不融洽。北伐以后,各大集团军都在迅速扩展,第一集团军虽然也有扩展,但在实力上没占有绝对优势,起不到震慑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拉拢向胡明华这样的中小军阀势力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