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未尝一日忘怀,今后仍然请各位放心。”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出关通电”,说明自己到北京“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决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饬所部退出京师。张作霖虽通电“退出京师”,但决不甘心放弃既得的统治地位。在离京前6月1日,他命许兰州将“安大元帅”的印c旗c国务院的印信c外交部的重要档案全部运往关外,并下令“一切重要命令,仍须由大元帅盖印发表”,梦想“在关外庞然自大,一过其大元帅之瘾”,企图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6月4日清晨,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c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轰然一声响,专车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四小时后不治身亡,享年53岁。这就是当时轰动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
张作霖兵败退回东北前,胡明华知道这位“东北王”不日即将被日本人炸死,只是胡明华远在云南鞭长莫及,由于张大帅无任何交集,胡明华真倒是束手无策。
对于这位“胡子”出身的一代“胡帅”,其能够又一个“胡子”坐到“东北王”的位置,便可见其能力非凡。他治军有方,同是土匪出身的张宗昌投靠奉张,张作霖对其极好,甚至供他赌钱。身强体壮的张宗昌凭借自己骁勇善战,成为大帅手下的猛将。 但是张宗昌为人大大咧咧,毫无顾忌。他从黑龙江回来见大帅,还没到大帅的办公室就大喊:“老爷子,效坤回了”话音未落,只见张作霖拍案而起大骂道:“出去你是军人吗妈拉个巴子,当在家里呢给我重进”吓得这位山东大汉出了一身冷汗,目瞪口呆,马上原地立定c向后转c迈步退出,然后,在门口回身举手敬礼并喊:“报告张宗昌到”待里面发话后才规规矩矩进屋听训。
而张作霖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也别具一格,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酒过三巡,一位来自日本的名流力请大帅赏字,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识字有限,想当众出他的丑。但张作霖抓过笔就写了个虎字,然后题款,在叫好声中,掷笔回席。那个东洋名流瞅着“张作霖手黑”几个字笑出声来。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成了黑了。”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妈那个巴子的我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对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吗这叫寸土不让”在场的中国人恍然大悟会心而笑,日本人则目瞪口呆。这个“寸土不让”的故事世代相传,正是因为这些生动活泼听来过瘾的故事让张作霖的名字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家喻户晓。
张作霖是个很圆滑的人,日俄战争时期,他左右帮忙,又左右打击。弄得无论是沙俄还是日本,都不敢得罪他,当然,他也因此得罪了双方。日俄战争期间,他周旋于清廷c日本和俄国三者之间,应对自如。对于朝廷的“中立政策”他持阳奉阴违的态度,对于恶斗中的日俄双方则采取双管齐下c投机取巧和从中渔利的立场。经历了复杂环境磨炼的张作霖,练就了一身同时对付几个敌人的本领。
其实张作霖与孙中山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孙中山曾接受过张作霖的襄助,孙中山也曾派儿子孙科与汪精卫等要人赶到东北为张作霖祝寿。在北京,病中的孙中山还曾前往张作霖的住处拜会。作为回访,张作霖派张学良到中山先生下榻处探望,垂暮之际的中山先生的那番“你们东北地处红白两个帝国之间”的无比英明的论断,就是那次在病榻上阐述的。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日本关东军参谋长借郭松龄起兵反奉之际主动接近张作霖,提出可以出兵阻止郭军前进。张作霖宁肯逃亡也不依靠日本人,于是说:“如果郭军逼近省城,我打算赴旅顺或大连暂避,届时当请帮忙。”斋藤乘机将事先打好的五项要求拿出来,让张作霖签了字。五项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允许日本人在东三省和东蒙地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