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在刚刚李大成还亲口说过,如今几十万未来几百万,无论是李二爷还是李二爷的大成公都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那这振威军该由谁来养,就冲商税不高这话,三人心里就有了答案,商家!

    三人之中孟洛川的地位低一些,盛宣怀是红顶商人,张弼士是蒙老娘们召见过的大商家,对于上层的一些东西,两人是很熟悉的,李大成的这个说法提出来,就有些依商篡国的味道了,振威军有了自己的财源,篡国还不是在反掌之间吗?

    “敢问二爷,您觉得这商税几成合适呢?”

    李大成提出了商税不高,塔内的气氛一下就降到了冰点,张弼士的问题,也是盛宣怀c孟洛川两人的问题,看着面色凝重的三人,李大成呵呵一笑,拿出了自己的应对。

    “什一税即可!其他捐输皆不缴纳。”

    听了李大成的说法,三人脸上的表情先是一松而后又是一紧,什一税,这说法好啊!只可惜不现实。

    厘金制,差不多就是什一税,但厘金之外,大清的商家,还要缴纳各种捐输,这些捐输大多都是被动性的,你不缴是不成的,不缴朝廷的官员们就会针对你,民不与官斗,想要维持什一税,谈何容易?

    “二爷,此事暂且作罢如何?”

    盛宣怀相信李大成的说法,但不纳捐输,就要跟整个官场抗衡,这个时候,不太合适的。

    “哼!盛大人怕了?

    此事我觉得盛大人想左了,在厘金之上,不知盛大人可否有变通之法呢?比如说状元公的大生!

    商人捐输报效,多半都花到哪里去了?这银子既没花在朝廷身上,也没花在百姓身上,那花在哪里了?

    花在了贪官污吏的身上,花在了他们的锦衣玉食c豪宅妻妾身上!

    咱们若仿效大生,一次性缴纳厘金,以大成公计,一年的金额,怎么也得几百万的,这个数量,若是直接交给朝廷,朝廷会有什么说法呢?

    所以说,咱们要团结!”

    李大成说出了捐输最终的用途,作为官场中人的盛宣怀喟叹一声,算是服气了,这位李二爷,确实不是一般人呐!

    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死去的李二神将只是一个莽夫而已,但在李中堂的眼里,这位李二神将却是个不世之材,起初盛宣怀也是有疑虑的,这俩天的接触,盛宣怀也没看出除了军威之外,这位李二爷的特异之处,现在他明白了,这位李二爷对于大清上下的熟悉,并不比他跟李中堂差,甚至还有过之。

    李大成的意思,盛宣怀明白那就是已经下放到地方的财权,部分上缴给朝廷,这个提议一出,势必要得罪天下的官员,但桂顺桂贝勒是不怕这个的,而太后老佛爷也是支持这个的。

    事还没做,一切在朝廷一方,已经没了任何的桎梏,只待桂贝勒上折子,太后老佛爷点头应允了,到时候,朝廷与地方打成了一团,谁还回去在意李二爷的大成公亦或是其他商号呢?

    朝廷一道旨意,各地的厘金制将不复存在,商人在一段时间之内,有了朝廷做靠山,地方官员也是奈何不得的,等地方的官员们跟朝廷打明白了,到那时候或许已经改云换日了。

    “二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在张弼士跟孟洛川还没明白的时候,精熟于官场门道的盛宣怀,已经开始拍马屁了,这话说的张孟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位李二爷只说了一个捐输的花销,怎么就决胜千里了呢?

    “两位,大清缺银子吗?这话要是朝廷的官员来说,肯定是缺的,但实际上大清并不缺银子,只是银子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而已。

    大清一年七八千万的财税,都用到哪里去了?该花的c该用的,只占财税花销的小半而已,剩下的一多半,都被官员们吃了,这一多半,又有一半是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