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头,有些东西就跟李二爷说的差不多,要和光同尘,若只是投入小笔的资金进行合作,他这边无所谓,但看这位李二爷的心思,只怕一旦合作,投入的资金量绝对小不了。
想抵制下面的这位李二爷,凭他一个人是不成的,孟洛川此人,张弼士有所了解,但并不熟悉,在他看来,李二爷邀孟洛川入局,无非是噱头而已,真正可以制衡李二爷的,还是在那边老神在在喝茶的盛宣怀。
若他跟盛宣怀合力也难以抗衡这位李二爷,有些事儿就得好好思量一下了。
“杏荪就好!
弼士老哥,能坐下来谈就是好药,以下面这位的权势,逼着咱们做些不想做的事儿,恐怕也就是张张口的事儿而已。
对咱们而言,最该做的不是抵制,而是听一听c看一看,以我对这位的观感,他的话,还是有分可信的。
继笙以为呢?”
抿了一口味道不怎么样的茶汤,盛宣怀这边也给了张弼士答复,能坐下来就是好药,这话出口,盛宣怀的心里最多的还是无力感,都说这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两天盛宣怀才体会到了其中的真意,塔下的李二爷,势力大到了让他毫无对抗之心。
真正对上下面这位,只怕他顷刻之间,就能让自己经营了近二十年的产业灰飞烟灭,大清朝廷也只能坐看而已。
自洪杨乱清以来,大清朝局,一直是由几个人在支撑,三十年前曾左李,二十年前左李,如今只剩了一个李中堂苟延残喘,曾李师徒为大清出了死力,算是中兴名臣,曾李之后,还有人吗?
荣禄?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是官场中人,对于官场的拿捏也很准确,张之洞c刘坤一c荣禄,不说能力单是年岁就不成了。若论能力他们三个捆在一块,恐怕也不及李鸿章的。
袁世凯是年富力强,可出自李鸿章幕府的盛宣怀对于袁世凯的品性也最为了解,品性之外,戊戌时袁世凯的做法也值得商榷。朝廷用不用他还是两说呢!
若袁世凯手里的新军是独一份,朝廷或许不得不用,但现在多了一个比新军更厉害,人数更是数十倍于新军的振威军,袁世凯在朝廷眼里就可以弃之不用了,以后这大清天下。说了算的还得是桂贝勒桂顺。
张弼士的想法,盛宣怀这边很难赞同,不是不成而是不能,这些盛宣怀是没处说的。
“盛大人说的是,且走且看吧!”
三人之中压力最小的就是孟洛川了。在山东这地界,有本事难为他这个亚圣后裔的人不多,虽说他不是孟府的衍圣公,但凭着手里的三祥,他在山东的声威要比孟府衍圣公大得多,凭着这个声威,他就没有性命之忧,没了性命之忧。合不合作还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若这位李二爷的说不动他,事情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所以他的压力最小。
孟洛川说完之后。塔内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三个人都在算计着各自的得失,直到王茂斋令人安排好了几人的早点。
“窝头c鱼干c蚕蛹c老酒,杏荪,这又是何意呢?”
看着面前有些简陋的早点,体味到一些滋味的张弼士。将头转向了盛宣怀,看早点的种类。今天他应该就是那砧板上的鱼肉。
近在身侧的大成公,张弼士又岂能没有了解。推广甜高粱制糖做酒,这两大产业跟他南洋的产业有所冲突,之前对于这些,张弼士一直是在避讳的,今天恐怕是避不过去喽
“今儿个弼士老哥是主宾,这窝头c老酒怕就是为弼士老哥准备的,至于这鱼干c蚕蛹,我与继笙老弟分了。”
扫了一眼桌上的早点,盛宣怀这边心里也大体有了计较,笑看了一眼南洋大商张弼士,他心里的压力去了大半。
被盛宣怀提及的孟洛川只是抿嘴一笑,被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