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商字的,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是至理,所谓的诚信也只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真正有大利摆在面前,管他是儒商c官商还是南洋大商,一样会眼红心黑的,这是人性使然。

    说完放肆的话之后,李大成也在察言观色,与他想的不同,反应最大的不是孟洛川,而是盛宣怀这个官商,想想也是,盛宣怀的财富是依偎在大清身上的,李大成的话语之中颇多大不敬的言论,由不得盛宣怀不变色。

    “呵呵李先生的杀气不小啊!”

    李大成打断了盛宣怀的报效捐输,张弼士也打断了盛宣怀的客气话,李大成开口就是灭人满门,这点张弼士是不喜欢的,对于李大成,他没有太多的敬畏,这样的人在他看来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呵呵张先生怕是不知道我的来历,孟四爷也是,盛大人,想必我的来历你是清楚的,咱们之间就不玩虚的了,你与张先生c孟四爷说说我的身份来历。

    以后,说不得我们之间还要有合作的,彼此熟悉一下彼此的根底,对谁也没有坏处的。”

    留下这句话,李大成就走出了小圈子,在药王庙附近举目四望,微山岛是个不错的地方,想必有了医府,这里的环境也能长久的保持下去,等运河工程全部完工,山东全境的河道修整之后,水灾频发的微山周围也会成为山东的鱼米之乡。

    李大成走出了小圈子,盛宣怀的脸上却有了难色,这位李二神将的根底,盛宣怀也不知道该透露多少,少了恐怕两人不会心有警惕,多了,只怕李二神将那边怪罪啊!

    有些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个道理盛宣怀也是知道的,但有些事儿他又不得不去打听,今儿个他算是切身体会到这种进退两难的感觉了。

    “弼士老哥c继笙老弟,你们怎么看前段时间的津沽大战?”

    摘下头上的官帽,盛宣怀用称呼告诉两人,现在的谈话不是官场的盛宣怀,而是民间的盛宣怀在跟两人谈天说地。

    “御敌守土振我国威,振威军之名不差!”

    这是孟洛川的回答,听了刚刚李大成的话之后,他这边已经将李二爷与李二神将画上了等号,这人也算是毁誉参半吧?只是许多东西,孟洛川也是听说的,所以对于津沽大战,他也只是依照官面的评价敷衍了几句,他要听的是盛宣怀接下来的话。

    “我这边也听英法的商人使节说过津沽大战,据说打的异常血腥,但如孟先生所言,此战也确实扬我国威,尤其是在甲午之后,这段时间,我与英法之人交流,明显觉出了不同,貌似他们对大清的态度在改变。”

    听了两人从各自角度的看法之后,盛宣怀低声一叹,伸手引着两人向远处走了走,有些话,今天只能在三人之间流传,绝不可传入第四人之耳的。

    “两位可知李二神将之名,这位一手缔造了振威军,在官方层面振威军的李二神将名声不显,但在民间与振威军中,这位李二神将的威名,比朝廷的圣旨要好使的多,民间还稍差一些,在振威军之中,从统制到勇丁,李二神将一道军令,他们就可以慷慨赴死。

    这位李二爷,就是一手缔造了振威军,指挥了津沽大战的李二神将,继笙老弟,孟四爷的称呼以后还是别要了,弼士老哥,在李二爷面前说话要谨慎呐!”

    听了盛宣怀的话,孟洛川脸上的诧异不多,张弼士这边就不同了,作为南洋商人,他是知道大清商家百姓在海外的身份地位,李二神将,他也是敬佩的,只是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位李二神将。

    “杏荪,这李二神将不是传言被中堂大人给”

    逼死的话张弼士没说,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尤其是张弼士跟盛宣怀的眼里,无论是大清的官员还是太后老佛爷,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发自内心的恭敬,那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