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鲁豫苏浙一带的商家,都跑来医府主动报效了,这对咱们来说是个机会,结交大清一些大商家的机会。
刚刚我不是说了吗?丝茶瓷器粮油,咱们要往深里做文章,要往大里做文章,咱们还要迎合洋鬼子们的需求。
以报效医府为幌子,结识天下大商,这只是第一步,医府洋鬼子也关注的,借机拉来一批洋鬼子,咱们探探他们的一些想法,若是有好的路子,大成公就要接茬上,找不出路子,咱们也能结识很多中西商家的。
很快,各国洋行会干建筑的人就会跑来医府,这也是一个机会,在山东,咱们以胶州府为重心,那边是要好好筹划一下的,接下来咱们要接德国人胶济路的营生,也是需要西洋工程师的。
筹建医府,现在咱们是主导,这样的机会不能错过,错过了,以后花的时间也就多了,同样!接下来的运河工程也是这样。
我只大体说这些,剩下的你得带着大成公的人,给我拿出一个章程来,我也好看看你们的本事如何?”
说话太多,李大成的套路难免有些走样,学拳就是这样,想要把套路练成本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勤练不辍的,几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他把两套拳的套路打成本能,李大成估摸着,每天几十遍,至少得两三年的训练,才能有所成就。
套路越打越走样,李大成无奈的停了下来,还是那一条,时不我待啊!
“叔,我明白了,我这就去让蒋先生去召集各路商家!”
听到大成叔的高招,李诚有这边也是喜笑颜开,看来自己的说法没多大毛病,有了大成叔的路子,以后的事情也好办多了。
“你去召集各路商家?你凭什么?凭祛瘟堂还是大成公?
这事儿,咱们不能做,做了就是与人敌对。咱们做个看客就好,多熟络一些各地的商家,这事儿,我让桂贝勒来做。
记着,商场之上。行事要先看自个儿的本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去吧!记着多学东西。”
在医府借台唱戏,商场的路子也是走不通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不管是大成公还是祛瘟堂掺和这事儿,都要被别的商家敌对c仇视的。
做这活计。最好的路子还是走官场,医府是好事儿,报效纳捐换官职在大清也算是平常事,桂顺这边向山西请旨,老娘们那边应该会点头的。
中午的时候。李大成去见了桂顺,在微山的这段时间,桂顺跟小醇王玩的不亦乐乎,在微山湖这边自然不缺河鲜湖鲜,许多东西都是在京城吃不到的,从济南府走到微山,桂顺也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尝尽天下美食。
听了李二爷的说法之后。桂顺这边自然是没问题的,老师爷顾其行那里却提出了问题。
“二爷,地方上报效捐输换取官职。最多不过万两,几十万的捐输,是要报备朝廷的,其行这段时间看了一下医府的账目,不说大殿,但就一座两层四十间的小楼。耗费就在千两以上。
一座大殿,一人合抱c长三丈三的木料。至少需要数百根,一层大殿仅木料的耗费就在万两银子以上。而医府的数十座大殿,最矮的也是三层,算上汉白玉条石c铺地金砖c后续的贴金描红以及工匠的费用,一座最普通的大殿耗银至少万两。
这还只是二爷谋划的临时医府,其行拢了拢大体的账目,两个月之内的花费,至少一百五十万两上下。
二爷召集天下大商合力筹建医府是好事儿,只是以报效捐输的名头,未必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人几千两,多少人才能凑够几百万的数额呢?”
顾其行的说法也不错,老娘们建了一座颐和园,前后耗资七八百万两,而李大成谋划的医府,建筑的数量比颐和园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