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右丞相所言,楚敬宗不禁大为吃惊。郑之栋在朝中为官已有近五十年,被先后数任帝王誉为国之柱石,虽说平日低调不张扬,但一旦遇上大事,绝对是百官与皇帝的定心针。难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终于也要离开朝堂了么?是自觉现在已力不从心,无法再胜任繁重的政务,还是
“郑相老当益壮,身体康泰,为何突然要辞官呢?”他身体前探,神情关切地问道,“不单是晚生,假使圣上与其他同僚听到这个消息,定然也会十分不舍的。”
“诶,楚相谬赞。”郑之栋笑着摆了摆手,“老朽年事已高,自个儿的身体自个儿明白。在官场蹉跎数十载,如今寿数将尽,老朽也想回到家乡,最后过些清闲自在的日子,仅是如此而已。”
他越是强调自己的请辞没有别的原因,楚敬宗就越是怀疑。恍然间他又想起那太子太傅王兆伦与郑之栋是多年的故交,从老友那里,右丞相定是可以获得更多有关太子的进一步消息。那王太傅在秦曦面前素来毫无威信,从前是靠着襄王的支持才能让那个混世小魔王乖乖坐下学习,如今襄王已然远遁,太傅如今的地位与话语权又落到了何等地步,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但这些话却是不能贸然相问的。他与郑之栋虽是同为丞相,但交情也只是平平,私下里的往来仅限于年节时如同公事一般的送礼回礼,远没有到达能够推心置腹的程度。再者说,他楚敬宗一直是都是太子的未来岳丈,不论怎么说也是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对女婿的怀疑的。
楚敬宗思忖片刻,还是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回应方式。他站起身来,朝着郑之栋恭敬地拱手一揖:“来日郑公若归去,请务必准许晚生于城外折柳亭摆宴饯行,也不枉如今同僚一场。此外,晚生愚钝,斗胆请郑公指点迷津,为晚生点拨一下前路。”
听见楚敬宗的话,老人扬了扬眉,似是有些满意地笑了起来。他捋着自己雪白的胡子,悠悠道:“楚相博闻强识,政务通达,乃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官场中难有可比肩之辈。如今你已位极人臣,需知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要能不倾不斜,不偏不倚,将来定能保生前荣华不堕,身后青史留名。”
“那么,要如何才能‘小心驶得万年船’?又要如何才能做到不倾不斜,不偏不倚?”听见老者的话,楚敬宗的心砰砰地跳了起来。他不自觉地上前一步,急声问道,眼中满满的都是迫切的光芒。
郑之栋缓缓道:“忠于社稷,非忠于君;无愧于民,非无愧于主。”
“需知国家与天家,不可一概而论。”
对于近日来笼罩在京城上空的阴霾,以及这阴霾之下的暗流汹涌,漠北的众人自是毫不知情。眼下,所有人的关注点只剩下了一处——襄王妃有喜了。
昨日楚清音与程徽连夜行军数百里,平明时方才到达目的地长野县城。询问了当地守将,知道如今已经探明了敌军的大致情况。与沐铁衣巡边出征的那一次大体相同,这支流寇的成分也是在先前的权力斗争中落败的部落残兵,虽说聚集起来足有数千号人,但都是丧家之犬,装备不精良不说,士气也低迷得很。昨夜想趁着中原人过节来偷袭个出其不意,却没料到新年这几日原本就是漠北军加强防范的时期,自然是重重撞上了铁板。
得知了具体情况,众人终于安下心来。铁勒人已经于大军到来前先一步退去,短时间内应是不会再发动第二次攻击。楚清音与程徽商议一番,决定暂且扎营歇息,让奔走了一夜的将士们先歇口气,以求能够应付接下来的战斗。他们两个自然也是住进了县衙中,楚清音还是第一次进行强度如此之大的行动,虽说用的是秦景阳的身体,但绷紧了一夜的心神也难免疲惫,脑袋沾上枕头不多时,便很快地进入了梦乡。
这一觉睡过去,再醒来时,她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襄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