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跑地进来,“皇上,八百里加急奏章!”
皇上立即将他手中的奏章拿过来,展开看了两眼,就瘫坐在椅子上。
“皇上!”常禄急忙过来扶住皇上。
皇上稳了稳心神,继续低头看奏章。看过之后,皇上的脸色惨白,血色尽褪。
“常禄。”
“奴才在。”
“即刻宣丞相c六部尚书进宫。”
“是。”常禄连问都不敢问,立刻出去传旨了。
第二天,消息从前朝传到后宫。逸王反了。
逸王是当今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封地距离帝都三百里,是一片富庶之地。从这就可以看出皇上对逸王还是不错的。可惜逸王最终还是反了。
皇上最近一直忙于边关战事。刚刚又出了郑贵妃被杀的事情。正在焦头烂额之计,此等噩耗传来,皇上几乎无法镇定。
为了补给边关,皇上实施加税三成的政策。边关的银钱危机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是民间已经怨声载道。皇上高坐明堂,对民间疾苦充耳不闻,致使一部分农民被逼反了。逸王身处富庶之地,银钱无数。招兵旗一竖,自然有大批吃不上粮食的百姓蜂拥而至。一时间,逸王的反军和农民军联合起来,声势浩大。
更为致命的是,反军是在穆朝疆域的腹地,距离帝都只有三百里。此时所有精锐都被调去边关,朝廷面临无兵无将的窘境。
皇帝一日之内连发十四道圣旨,传令各地州府郡县,紧急征兵。传令朝中还能调动的军队将领,尽速挥兵勤王。
然而仅仅三百里的距离,纵然有途经城关一路阻挡,但都是仓促应战,几乎都是不出一日就告城破。
烽火燃遍内外,朝廷已经是危如累卵。
内外交困,且不说前朝战报频传。只说后宫,皇后原本只是小病,突然听到这样的噩耗,急火攻心,一口血吐出,病势立刻沉重起来。
后宫之中多是娇花一样的美人。太平盛世中自然只懂得歌舞升平。如今得知反军转眼就要兵临城下,一个个都慌作一团。
三日之期早就过了,皇上也无心理会。尹宫正依旧尽忠职守,然而还是一无所获。唯一让她感到不寻常的就是,宫里的侍卫似乎越来越多。她起先并没有在意,但是很快,她发现这个万亭峰似乎有问题。他的精力并没有集中在郑贵妃被杀的案子上,而是积极调派侍卫把守宫里面的各个出入口。这些地方原本的侍卫被换掉,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尹宫正从来没有见过的生面孔。
尹宫正执掌宫正局多年,这点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她即刻要求面见皇上,却在御书房门口被侍卫拦了下来。尹宫正细看,发现御书房门口的侍卫似乎也都是生面孔,她立刻觉得事情复杂了。
见不到皇上,她只好去见皇后。将自己的发现尽数禀告了皇后,皇后听了又是一口血吐出。彩绢彩绫等人又是喂药,又是顺气,总算让皇后清醒过来。
皇后躺在床上,吩咐道:“彩绢,本宫病情加重,传本宫懿旨,即日起解除康妃的禁足,传康妃到凤慈宫侍疾,本宫要养病,其他妃嫔来了一概不见。”
“娘娘,这康妃娘娘禁足可是皇上的旨意。”彩绢担心地看着自己的主子,皇后刚过而立之年,身子素来还算康健。如今这一病,却是来势汹汹。
皇后苦笑。“若是皇上怪罪下来,本宫一力承担,快去。”
“是。”彩绢见皇后坚持,不敢再耽搁。持了加盖皇后凤印的懿旨赶往珑华宫。
珑华宫外也被侍卫守住,彩绢亮出皇后懿旨,侍卫仍然刁难。彩绢跟随皇后多年,自然也有一番气势。见状高声道:“皇后娘娘懿旨在此,你们还诸般刁难,莫不是要造反不成?”
为首的侍卫道:“彩绢姑娘,康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