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230年春,偏居一隅的大汉,蜀汉开始了第二次科举考试,相比于第一次,第二次来参加大汉科举考试的学子的人数多的吓人。只要是但凡会读书写字的,不管年龄大小,全部都报名参加了,人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也有人是想来碰碰运气,没准就做上官了呢!

    为此刘禅特意下令,不管来人姓名籍贯,不管来的人原来是哪个国家的,只要报名全部接收,大家都非常积极的参加大汉的考试,就这样科举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了整整一年,最后参加殿试的也从原来的一千多人,暴涨到一万多人。

    当然了这次录取,也不像上次录取的那么少,但依旧是十取一,而且比上次要更加的严格,第二年春天的殿试开始,刘禅亲自命题,亲自监考,一是为了表示刘禅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二是为了体现科举考试的严格,三是为了体现科举考试的荣耀!

    殿试结束之后,刘禅观看了众多学子对国家和时事的评论,还有个人的处事能力和态度,于是刘禅钦点了状元c榜眼c探花,并亲自接见了他们,邀他们来皇宫赴宴,亲自颁予奖赏,结果自然是举国震动,天下士子归心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往蜀中跑。

    魏吴两国一开始还不以为意,后来发现跑的人多了,觉得不对劲了,为了阻止本国人才的流失,两国都派兵采取了截留的措施,可是截留你,自己国家又不安排科举,又不能给大家当官。

    结果不少人接着跑,这下是彻底惹怒了魏吴两国的朝廷,朝堂上的官员对这些背叛国家的学子破口大骂,于是两国朝廷再次下令,对于这些逃跑的人,一律按通敌叛国处理,抓到之后,全家处斩。

    本来想杀几个人,杀鸡儆猴,吓唬吓唬就好了,可是没想到读书人那么倔强,得知有人被杀,许多人义愤填膺,有的人心中大为失望,反而逃跑的更多。

    不跑怎么办?留下来做不了官,也报效不了国家,空有一番抱负,无法施展,满腹经纶有个屁用。而且国内还在不停地斩杀读书人,不跑就等着死吧。

    当然了曹睿和孙权都不是傻子,看出来问题了,当即下令让士子们别跑了,并表示自己也要举行科举考试。

    很多读书人听了之后,觉着如果能在自己国家做官其实也很好,最起码不用背井离乡,不用和父母妻儿离散。

    可是结果等了两年,也不见有动静,一打听,虽然朝廷把这件事提上议程了,并且派人去了蜀国偷偷的偷取了,考试的详细流程,可是这个考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门阀世家的大力阻拦。

    先说孙吴,在江东已经传了三世,孙策当年以武力征服江东,一来得不到门阀世家的认可,二来得不到读书人的认可。

    孙策为了快速稳定江东,不顾二张的劝谏,残杀江东门阀世家,杀了太多人了,可惜依旧没什么用处,最后只能妥协了。

    当然就算妥协了,也不能化解江东门阀世家的仇恨,毕竟这个梁子已经结下了,所以当初曲阿的许贡,才拼了命也要杀孙策的,结果反而让孙策先杀了,当然了孙策最后也间接惨死在许贡家丁的手里。

    后来孙家只能对各门阀世家一再妥协,就连万年的孙权,那么残暴,也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孙家说完了,说曹魏,曹魏地方更大,门阀世家更是多不胜数,根深蒂固,根本就不是一时能解决的。

    就说魏吴两国,国内的官职都是由各世家自己的亲戚担任,可以说朝廷的官职几乎全部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现在突然举行这么个考试,把原来在自己眼中是不值一提的草民提到跟自己一样的地位,而且把原来是世家大族所拥有的官职分出去,这怎么可能会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可,于是就出现了朝廷一提出来,就招到几乎所有世家大族的反对,而且是极力反对,所以科举考试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