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反其道行之,离开乌镇往南应该是缙云县地界。

    狂刀在马背上拍手而笑,一扫聚贤楼花园一战的疑惑,缙云县地处仙都,而仙都山洞乃道教第二十九洞天,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早些年狂刀还是个半大小子时候曾经去过一遭。

    仙都步虚山凌虚洞有座仙都观,观主紫阳zhēn rén曾教过狂刀一些内功心法,狂刀此时想起来,应该有七八年没有见了,不知道紫阳君别来无恙乎?

    想到仙都的胜景,鼎湖峰、芙蓉峡、九龙壁等等,都是狂刀的旧游之地,狂刀不禁心胸开阔,打马扬鞭,恨不得立刻就赶往仙都观。

    乌镇离缙云县有二百余里,经不住狂刀马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在天明之前,狂刀已然进了缙云地界。

    正是江春入旧年的时节,仙都群山本来就是云雾缭绕,而今天朦朦亮,狂刀行在路上宛如云里雾里,就觉道旁都是朦朦胧胧,说看不清楚也能看见对面山峦的影子,说看得清楚,又云环雾照,实在是令人飘飘然有凌云之气。

    狂刀放缓了缰绳,任由白马在雾中穿梭,自己则在马上深深的吸着仙都这三百里洞天福地的清新空气,越是清冷,狂刀越觉得舒适。

    这时天已经破晓,渐渐亮了起来,狂刀凝目望处,依稀可以望到直chā云天的鼎湖峰,仙都第二十九洞天,奇峰凡百有六,而这鼎湖峰却是最为著名的,晋人谢灵运一生好入名山游,曾如此描绘鼎湖峰这天下第一笋:“孤石干云,可高三百丈,黄帝炼丹于此。”

    狂刀望着鼎湖峰,策马而奔,渐渐的可以看到如天地间一面蒙着淡淡轻纱的如镜子般的鼎湖,而鼎湖峰就矗立在鼎湖的对岸,云雾飘渺间,湖中隐隐有山峰的倒影,真是湖光山色两相得,洞天福地第一峰。有一首诗单表此处之妙:

    “岩岩仙都山,肃肃黄帝宫。巨石临广泽,千仞凌高穹。肇当融结初,全得造化功,深可蟠厚壤,峭疑截冥鸿。云骈去世路存,丹鼎遗迹空,抽润草心碧,敷香莲叶红。升龙攀矫矫,飞凤鸣邕邕。而我集仙署,尝比瀛洲雄。星移婺女间,夙驾浙水东。列觉毛骨爽,坐如羽翼冲。万事皆爽埃,一气归鸿蒙。遐哉上圣道,邈与元化同。金简奠至诚,玉书铭代工。功成鲜冠剑,栖息期此中。”

    狂刀虽未从小饱读诗书,但也听紫阳zhēn rén说过,“千仞凌高穹,一气归鸿蒙。”描述此时此刻此景,狂刀觉得再恰当不过,于是勒紧了缰绳,白马沿着鼎湖湖畔缓缓而跑,生怕惊动了苍穹,惊动了这洞天福地特有的宁静。

    而仙都观却不在此峰上,乃是在仙都后山步虚山凌虚洞里,这里就好比进这道教第二十九洞天的屏风,转过屏风,才能渐入佳境。

    狂刀悠然的欣赏着这故地重游,如今却是仙都残雪,正赶上这道教胜景之一,山上云雾飘渺,依稀间是皑皑的白雪,山石又倒影湖中,湖中亘古不冻,更显得明澈如镜,狂刀都舍不得让马儿去饮湖中水。

    正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时,狂刀正陶然忘我之际。忽然斜刺里冲出两人身披道袍,手持长剑,也不答话,蓦地向狂刀刺来。

    狂刀吃了一惊,但无论从应变上、从经验上,这两剑都对狂刀构不成威胁,狂刀惊则惊来人穿着道袍,显然是仙都观中的道士,和自己同教一脉怎会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取自己xìng命,真是又惊又怒,但转念一想也许是误会,又恐伤和气,紫阳君面子上不好看,故此也不拔刀,只是从马上飞身而下,躲过两剑。

    狂刀这才看清,刺杀自己的是两名十五六岁的小道士,不由得哑然失笑,当年自己离开仙都观之时也就是他们这样的年纪,暗想少年人莽撞也是有的,可能是紫阳zhēn rén新收的徒弟,从来没有见过自己,不知者不怪,因此狂刀怒气早消,正要拱手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