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TER33.3聚焦于客户(3)

    新的商业模式,设计一个新的业务或者定价组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托”这种方式被认为是带有欺骗xìng质的不道德的商业手法,而一些被广泛宣传的成功营销样板,从本质上说和“托”的方法没有什么实质xìng的区别。

    IBM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人会因为采购IBM设备而下课”,当一个公司形成了一种势力时,获得顾客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在面向集团的销售活动中,样板的力量是很大的。假定一个公司对整个市场前景有明确的预期,在样板销售中投入的力量是非常值得的,那么下面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创新客户扩展到早期接受者和主体消费者中。

    在一些行业,公司缺乏对初期客户价值的重视。这类公司失败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完全没有获得商业机会,而是没有一种连续的行动能力。

    例如,前面所提到的那家面向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的公司。起初,公司通过各种资源总会获得一两个订单。对于一些有连续行为能力的公司来讲,它们非常熟悉导演创新者到早期接受者,然后到主力消费者的途径。在这个路径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切实可靠的保障能力和执行程序,于是就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而另外的公司缺乏对这种连续商业环节的控制,一旦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出现了断链,就只能偃旗息鼓了。

    皇帝新装效应

    创意扩散曲线图

    能否引bào流行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当跟随效应发展到一定程度,皇帝新装效应就会发生。皇帝新装效应是跟随效应的深化,这是厂商最期待的结果,于是就出现了所谓引bào流行这样一种情况。

    消费品领域的“引bào流行”在年轻人之中比较容易发生,因为他们更缺乏自身对商品的判断力,同学的选择是他们选择的理由。成年消费者一旦有了自己的看法,流行就较难以被引bào。娱乐行业是利用皇帝新装效应最突出的一个行业,因为歌曲是否好听是比较难以界定的,流行是唱片容易销售的原因也是结果。

    稍微深入地观察,皇帝新装效应绝对不仅仅限于少数的行业。在网络设备销售领域,行业领先者总是身披高科技的外衣,导演着皇帝新装效应。

    就实质xìng的意义来讲,用户购买一个网络产品并不比购买一辆汽车或者添置一些办公设备更复杂,正确的方式是:买回来装上使用就可以了。而实际上的购买过程是,买卖双方都会组织一个庞大的阵容进行多次技术jiāo流,就好比买一只母鸡,不仅要知道它是否爱下蛋,还要研究它下蛋的机理一样。买卖双方其实都知道这个过程是没有什么实质xìng作用的,但双方都不会打破这种平衡。如果有一个卖方想率先打破平衡,他得到的结果就是及早地出局。买方如果想打破这种平衡,就意味着无知,买方的很多专家就是靠这种知识在单位获得地位的。于是在虚伪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衡,皇帝新装效应由此形成。

    不合逻辑的矛盾

    一个典型的正式宴席,众人分宾主落座,有关酒的活动便开始了。主人为了招待好客人,劝酒是不遗余力的。最好的结果是双方都喝个酩酊大醉;客人已醉,主人未醉,次之;客人未醉,主人醉,再次之;双方都未醉,效果最差。酒桌上的场面包含了一个难以解释的逻辑:

    酒是好东西,因为这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同时,酒又不是好东西,在酒桌上,大家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尽量自己少喝,对方多喝。

    喝醉了是好事,这样可以加深情感;喝醉了又是坏事,因为谁喝醉了也不是很舒服。

    既然喝酒是表现诚意和热情的一种方式,却又要在对方的劝诱下才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