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挂在嘴边上的词了,它是一种商业整体运作的方式。就像格林斯潘通过数据了解美国经济运行情况一样,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对周边商业环境的观察分析,设计出更好的商业运作解决方案。
不是巧合,是我们共同在感知世界(2)
整个商业生产线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商业通路,它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关联xìng、动态xìng和系统xìng。这三点综合起来,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词汇来描述,就是商业模式。
现在的商业往往不取决于你是否努力。企业处于困境时,并非员工不努力,而是“有劲没处使”。也就是说,行动不是最难的,知道如何行动才有用,这才是最难的。
再看看另外一些人,他们赚钱其实很容易。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整天开着无聊的会议,获得丰厚的收入,甚至还时不时地发一些牢骚。这是商业里的真实场景,并非刻意的杜撰。
你可以说这些公司运气好,这些人运气好,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问题在于,从商业的角度看,这种看法仅仅是牢骚,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好运,也不会改变什么。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进而制定自己的行动纲领和计划。
行动纲领和计划的基础来源于关键问题在何处,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东西怎么玩。各行各业有不同的玩法,其实质是一种游戏规则。我们整个的商业环境,已经被游戏规则所控制,规则时代才是现代商业的本质。
“游戏规则”和“商业模式”是最近在商业语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它们说的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商业模式更基本,而游戏规则更具体地体现了各个行业的细节。
有的公司也曾经成功过,接下来就是一次接一次的失败。为什么?因为他们成功的基因没有得到复制,或者在新的环境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在经济事务中,不管是成功的参与者还是失败的参与者,都想总结经验以保持其成功或者规避失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能够对商业模式足够敏感,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解析出关键的因素。这样才能让我们jiāo了学费之后,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伟大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所有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精炼而已。”经济事务更是如此,经济运作的基本方法总是来源于我们的直觉和常识。把这种直觉和常识加以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就会总结出比仅靠直觉多得多的硕果,这是西方思想方法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迪。
比如,凭常识我们就会知道,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多赚几轮的钱。西方的领先企业把这种直觉变成了系统的科学和方法,就会使利润倍增,并维持行业的繁荣。
本书努力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经济常识加以深化和系统的研究,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见解。
《赔钱时代商业模式里的利润种子》这个名字已经完全诠释了作者的动机。迅速识破一种无效的方式,找出一种有效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这是我们全部的愿望。
这种方式就是模式识别。实际上模式思维无处不在,它的基本要素是人脑有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模仿的能力。有些时候模式思维只是一种本能,比如我们认识一个人,不管他换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姿势,我们都认识。而另外一些地方却需要训练和学习,围棋高手总是能从基本的棋型判断形势。商业模式就是属于后面一种情况,对商业模式的识别通常是多年摸爬滚打、努力探索的结果,但这种方式不但代价太大,而且缺乏系统xìng,不容易举一反三。
模式思维是一种一叶知秋的洞察力,而不是一种捕风捉影的猜测习惯。模式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它不是企业战略、企业